[发明专利]天尖茶一次成型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64326.5 申请日: 2017-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7927213B 公开(公告)日: 2021-02-23
发明(设计)人: 唐令中;邓超容;唐共集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碧丹溪茶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
代理公司: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代理人: 王以森
地址: 413506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天尖茶 一次 成型 加工 方法 及其 产品
【说明书】:

天尖茶一次成型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涉及一种黑茶特别是天尖黑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特殊之处在于:将已杀青的茶叶摊开冷却,散发异味;在所述揉捻之后必须打散,继续散发异味;其干燥:先在热风烘干机上烘,温度控制在120-140℃,烘干至4-5成干,然后下烘摊开快速冷却至常温,又上热风烘干机烘,温度控制在130-160℃,烘至6-8成干后,下烘摊开快速冷却至常温,再上传统七星烘温火慢烘,温度控制在70-80℃,烘至含水率4-6%时,提温至110-135℃,再烘至含水率2-3%,下烘后立即自然冷却成产品。保留了茶叶的灵性、活性和鲜爽性,避免了汤色浑浊、酸馊味、水闷味等问题的出现,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内含物不受损失,并可通过贮存来使口感更加丰富,升华产品风味,也不存在因毛茶原料贮运出现的质量风险,并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茶特别是天尖黑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背景

天尖茶是一种直泡黑茶,由于饮用方便,很受消费者欢迎。但现有的天尖茶的生产方法分两段生产,先由茶农生产天尖毛料,再有黑茶加工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出天尖茶产品。如专利公开号:CN104351374A,公开日:2015.02.18,发明名称为一种黑茶的制备方法所公开的技术为:一种黑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黑毛茶依次进行筛分、色选、风选、除杂、拼配、醇化、发酵、称茶 汽蒸和压制,得到黑茶;所述醇化包括:将拼配后的黑毛茶堆放,保持所述拼配后的黑毛茶的叶温在45℃~55℃放 置45小时~55小时;所述拼配后的黑毛茶的含水质量百分数为15%~20%。所述发酵的时间为2小时~4小时。所述黑茶包括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黑花砖茶、天尖茶和花卷茶。所描述的效果为:在制备黑茶的过程中加入醇化工艺,能够清除黑茶中的酸馊味、水闷味、青臭气等,使制备得到的黑茶气味纯正;通过醇化工艺,使茶叶中的氨基酸类物质和还原糖类物质脱水转化成新的香气成分,使制备得到的黑茶香气高扬;通过醇化工艺,能够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氧化聚合、分解,减少茶叶的粗涩味,使制备得到的黑茶滋味醇厚,茶汤清澈;通过醇化工艺,还能够使制备得到的黑茶色泽黑褐油亮。这是现有天尖茶普遍使用的制备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一是通过二段法生产出来的天尖茶失去了茶叶的灵性、活性和鲜爽性;二是毛茶分散加工在质量上难以保证,特别是产地杂、品种杂、加工水平高低不齐,同时在贮运阶段也容易发生问题,这些给天尖茶产品加工带来质量风险;三是毛茶通过再醇化发酵,不是消除酸馊味和水闷味,而是最易产生汤色浑浊和异味;四是通过再醇化发酵,减少了约5-10%的重量,这大多是茶叶内含物在醇化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损耗;五是通过毛茶复制出来的天尖茶,后期醇化已基本停止,口感已基本定格,不可能在存放过程中提升口感;五是采用二段法生产天尖茶,其加工成本增加约100-15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公开一种保留茶叶的灵性、活性和鲜爽性的,产品不会产生汤色浑浊和酸馊味、水闷味等异味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内含物的,可通过贮存来使口感更加丰富的,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的天尖茶一次成型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天尖茶一次成型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包括鲜叶采摘,杀青,揉捻,渥堆,干燥,检分,包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青,按杀青机满负荷投入鲜叶,杀青温度控制在350-380℃,杀青至茶叶手感果胶沾手不脱为止。

在杀青步骤之后进行散气:将已杀青的茶叶摊开冷却,散发异味。

在所述揉捻之后必须打散,继续散发异味。

所述渥堆:自然堆放于木质发酵仓内,堆温控制在45-50℃,发酵15-25小时。

所述干燥:先在翻板烘干机上烘,温度控制在120-140℃,烘干至4-5成干,然后下烘摊开快速冷却至常温,又上翻板烘干机烘,温度控制在130-160℃,烘至6-8成干后,下烘摊开快速冷却至常温,再上传统七星烘温火慢烘,温度控制在70-80℃,烘至含水率4-6%时,提温至110-135℃,再烘至含水率2-3%,下烘后立即自然冷却,回潮后进行检梗、分级、包装成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碧丹溪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碧丹溪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4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