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8168.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5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静风;汪卫平;訾振发;陈春元;李海林;陈涛;黄先佑;张青松;谢五一;唐子一;平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伊士达耐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82 | 分类号: | B29C53/82;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5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连接结构,包括整体呈管状的模板,模板的内壁沿其轴向间隔设有环其周向布置的环形筋板,模板内壁还设有沿其轴向顺延布置的轴向筋板,环形筋板和轴向筋板共同维持模板的周面形状,环形筋板和/或轴向筋板的外板边与模板的内板面间隔式焊接连接。这样间隔式焊接连接的两个板体之间存在的间隙能有效截断热传导路径,从而能降低模板热量损失,使模板各处的温度均匀、板面变形均匀,进而提升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内径较大的管体或筒状容器通常是采用挤出机挤出带状的熔融原料,将其螺旋式缠绕在预热的模具上,然后由压辊将新缠绕的料带与上一圈料带压实。这样料带连续挤出、模具同时旋转并沿其轴向移动,使得料带连续缠绕为一体,后经冷却脱模,便形成整体成型的无焊缝筒体。
目前模具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包括成型面板和设于成型面板内侧的支撑架,由于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好,分布在成型面板内的支撑架将如同散热片,使得模具的热量损失极快,导致生产耗能高。同时,为了保证模具结构的稳定性,支撑架通常与成型面板无缝焊接,这使得成型面板与支撑架结合处的散热效果优于成型面板的其他位置,这样成型面板各处温度不均匀,导致成型面板的变形不均,严重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连接结构,能提升模具保温性能,降低生产能耗。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连接结构,包括整体呈管状的模板,模板的内壁沿其轴向间隔设有环其周向布置的环形筋板,模板内壁还设有沿其轴向顺延布置的轴向筋板,环形筋板和轴向筋板共同维持模板的周面形状,环形筋板和/或轴向筋板的外板边与模板的内板面间隔式焊接连接。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间隔式焊接连接的两个板体之间存在的间隙能有效截断热传导路径,从而能降低模板热量损失,使模板各处的温度均匀、板面变形均匀,进而提升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中:10.模板,11.固定板,12.补偿板,20.环形筋板,21.第一固定环板,22.第二固定环板,23.补偿环板,24.连接板,30.轴向筋板,40.支撑架,41.撑杆,42.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模具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整体呈管状的模板10,模板10的内壁沿其轴向间隔设有环其周向布置的环形筋板20,模板10内壁还设有沿其轴向顺延布置的轴向筋板30,环形筋板20和轴向筋板30共同维持模板10的周面形状,环形筋板20和/或轴向筋板30的外板边与模板10的内板面间隔式焊接连接。采用间隔式焊接连接,使得环形筋板20和/或轴向筋板30与模板10的内板面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截断了模板10与环形筋板20和/或轴向筋板30之间的热传导路径,从而能大大降低模板10的热量损失,降低能耗,保证模板10的板面各处温度均匀,进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
优选的,所述轴向筋板30和/或环形筋板20的外板边与模板10的内板面之间的布置间隙为3mm~4mm。这样在保证轴向筋板30和/或环形筋板20对模板10提供可靠支撑的前提下,还能有效阻绝热传导,从而保证模板10在工作时的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伊士达耐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伊士达耐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8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塑树脂薄膜皱褶减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管口扩张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