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换热系统和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1003.9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夺;叶邦斌;汪小云;杨建国;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7;H01M10/6568;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2015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装置 电池组 换热系统 电动汽车 单体电池 总出水管 总进水管 出水口 进水口 并联 换热 连通 一一对应设置 新能源技术 多个电池 不均匀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组换热系统和电动汽车,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该电池组换热系统包括多个换热装置、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多个换热装置与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换热装置均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多个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总进水管连通,多个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总出水管连通,使多个所述换热装置并联。每个单体电池下都设置了换热装置,多个换热装置并联,当需进行换热时,每个换热装置都独立进行,减少了换热装置之间相互污染,电池组换热更加均匀。所述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电池组换热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之间温度控制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换热系统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电动汽车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其背后仍存在较大的隐患,其中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夏天/冬天极端气候使用体验差、寿命不足等问题仍较为突出。要解决上述问题,需重点从电池系统角度出发。
热管理系统作为电池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等息息相关。由于现有锂电池的特殊性,其使用(放电)范围一般限制在-20~60℃(特殊应用方向电池除外),而充电温度则一般不允许低于0℃。过高或过低的工作温度将导致电池性能发挥不足、寿命下降,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通过良好的热管理系统设计,调节电池包温度,提高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保证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可保证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及寿命等。
当前主流的热管理模式为自然空气冷却/加热模式,虽然成本较低,但冷却/加热效果差,且当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不利于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度均匀性控制。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组换热系统和电动汽车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换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加热效果差,且当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时,不利于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度均匀性控制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电池组换热系统,用于解决电动车中电池组冷却/加热效果差,单体电池之间温度控制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组换热系统,包括多个换热装置、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
多个换热装置与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一一对应设置;
每个所述换热装置均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多个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总进水管连通,多个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总出水管连通,使多个所述换热装置并联。
可选的,上述电池组换热系统,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冷却结构和加热结构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上述电池组换热系统,每个所述换热装置上均设置有U形流道,所述U形流道用于通入冷却介质或加热介质;
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U形流道的同一个端部;
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置了U形挡板,所述U形挡板将所述U形流道分隔形成一个U形进水道和一个U形出水道,所述U形进水道与所述U形出水道在所述U形流道的另一个端部位置连通。
可选的,上述电池组换热系统,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PTC元器件,所述PTC元器件呈板状,且板状的所述PTC元器件嵌入到所述换热装置内部。
可选的,上述电池组换热系统,还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为多个空间,每个所述空间均用于放置单体电池。
可选的,上述电池组换热系统,所述隔板上阵列设置多个散热孔。
可选的,上述电池组换热系统,由所述总进水管到所述总出水管流经每个所述换热装置的路径等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1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修复方法
- 下一篇:电池包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