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醛纤维素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4555.5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许淑琴;周姝妤;梁李园;陈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15/02 | 分类号: | C08B1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醛纤维素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将棉短绒原浆经过30%的硫酸在60℃水解4~10小时后,离心洗涤并透析,超声破碎并离心制备尺寸可控的纤维素纳米晶须,产率高达~80%。采用强氧化剂NaIOsubgt;4/subgt;对纤维素纳米晶须在40~90℃进行双醛化反应2~4小时,结合超声破碎和离心取上清步骤,制得双醛纤维素纳米晶须,尺寸范围为100~900nm,醛基化取代度为10%~71.2%,产率高达~60%。本发明采用高碘酸钠法制备双醛纤维素纳米晶须,醛基化度可控,晶须尺寸可控,产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素衍生物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醛化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生物质资源,也是性能优良的天然高分子。由于天然纤维素主要以微纤维形式存在,存在非常强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网络,导致其极难熔融和溶解。通过对纤维素分子进行不同种类的衍生化反应,包括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等,能有效改善纤维素分子的溶解性和加工性能,其衍生物形式在医药、食品、能源和化工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纤维素纳米晶须是指直径为3~20nm,长度为100nm到几个微米的纳米晶体。它是通过化学法包括酸、碱水解,或生物法如酶降解,或机械法包括压力、加热爆破等手段,将纤维素微纤维中的无定形区除去,保留其结晶区,得到纳米尺寸的棒状纤维素晶体。纤维素纳米晶须具有高长径比,高比表面积,高结晶度,同时还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常用作分散剂、稳定剂、增强剂。纤维素纳米晶须具有特殊的液晶行为,其悬浮液能形成手性向列液晶相。利用兼具光学和机械性能的纤维素纳米晶须可作为手性无机物,碳材料或聚合物进行螺旋排列的模板,在光学器件、电池、生物传感方面具有潜在应用。纤维素纳米晶须干燥后再分散困难,通常以悬浮液形式存在,不利于运输和保存。通过对其进行衍生化,可改善其分散性能,同时赋予其特殊的功能。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纤维素分子进行衍生化,例如纤维素双醛化改性,而有关将纤维素纳米晶须转化为衍生物形式的研究却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对纤维素纳米晶须进行双醛化改性,以拓展纤维素纳米晶须的功能和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醛纳米纤维素晶须的制备方法,它是以棉短绒原浆为原料,通过酸水解和强氧化剂氧化反应,再结合超声破碎处理,制得的双醛纤维素纳米晶须尺寸可控,醛基含量可控。
一种双醛纳米纤维素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棉短绒原浆进行机械搅拌粉碎,取50g投料于500mL 30%硫酸中,在60℃水浴下搅拌反应4~10小时。加水稀释终止反应,离心洗涤8000rpm,10~20min,取沉淀,加纯水重悬,再次离心洗涤,此步骤重复3~4次。将最终得到的乳白色悬浮液进行透析直至pH值为中性。
(2)将步骤(1)中制得的预处理产物用细胞破碎仪进行超声处理,240W,5~30min,得到纤维素纳米晶须的悬浮液,4℃保存。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纤维素纳米晶须悬浮液调节pH值为2~4,预热至85℃。
(4)称取适量强氧化剂高碘酸钠(NaIO4),避光溶解于纯水中。将NaIO4溶液缓慢滴加到步骤(3)中预处理的纤维素纳米晶须悬浮液中,于40~90℃搅拌反应2~4小时,整个过程避光处理。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乙二醇终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透析2天。收集溶液进行冰水浴超声处理,240W,5~30min;然后离心4000~10000rpm,10~40min,取上清,得到双醛纤维素纳米晶须,4℃保存。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纤维素纳米晶须的粒径为200~10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4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