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0684.5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0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全伦哲;金敏煜;金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H01M10/6556;H01M50/249;H01M50/258;H01M50/289;H01M50/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 ||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电池盖,位于电池单元附近并且具有侧表面和散发所述电池单元的热量的下表面;
冷却通道部,所述冷却通道部中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冷却通道并且所述冷却通道的一个表面靠近所述电池盖以吸收所述电池单元的热量;以及
沿着所述冷却通道部的穿透孔的周围布置的垫圈,
其中,在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冷却通道部的接触区域中,所述电池盖具有在所述冷却通道的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并且所述冷却通道具有的所述穿透孔用于将所述突起部插入到所述冷却通道的供所述制冷剂流动的内部中,
其中,所述电池盖的下表面的一侧部形成所述突起部并且插入到所述冷却通道部的所述穿透孔中以与所述制冷剂直接接触,并且所述电池盖的下表面的另一侧部与所述冷却通道部的外表面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垫圈插入并压在所述电池盖的所述另一侧部与所述冷却通道部的外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另一侧部由所述一侧部水平向外延伸以形成用于所述外表面的平坦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电池盖的所述突起部具有弯曲成U形或V形的结构并且所述突起部插入到所述穿透孔中以与所述制冷剂直接接触。
3.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电池盖,具有接收电池单元的上表面、侧表面、以及下表面并且在所述电池盖的下表面上具有突起部;
冷却通道部,所述冷却通道部中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冷却通道并且在所述冷却通道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穿透孔,所述电池盖的所述突起部插入到所述穿透孔中;以及
垫圈,沿着所述冷却通道部的所述穿透孔的周围布置,
其中,所述电池盖的下表面的一侧部形成所述突起部并且插入到所述冷却通道部的所述穿透孔中以与所述制冷剂直接接触,并且所述电池盖的下表面的另一侧部与所述冷却通道部的外表面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垫圈插入并压在所述电池盖的所述另一侧部与所述冷却通道部的外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另一侧部由所述一侧部水平向外延伸以形成用于所述外表面的平坦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突起部具有弯曲成U形或V形的结构。
5.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电池盖,所述电池盖具有接收多个电池单元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侧表面,所述电池盖具有介于所述电池单元之间的壁,并且所述电池盖在所述下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部;
冷却通道部,所述冷却通道部中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冷却通道并且在每个所述冷却通道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穿透孔,所述电池盖的所述突起部插入到所述穿透孔中;以及
沿着所述冷却通道部的每个所述穿透孔的周围布置的多个垫圈,
其中,所述电池盖的下表面的一侧部形成所述突起部并且插入到所述冷却通道部的所述穿透孔中以与所述制冷剂直接接触,并且所述电池盖的下表面的另一侧部与所述冷却通道部的外表面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垫圈插入并压在所述电池盖的所述另一侧部与所述冷却通道部的外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另一侧部由所述一侧部水平向外延伸以形成用于所述外表面的平坦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电池盖的所述突起部具有弯曲成U形或V形的结构并且所述电池盖的所述突起部插入到所述穿透孔中以与所述制冷剂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06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一种电池注液嘴结构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