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重金属铜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及NOTA在制备重金属铜人工抗原试剂中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83495.3 申请日: 2017-12-07
公开(公告)号: CN107955070B 公开(公告)日: 2020-12-22
发明(设计)人: 金仁耀;郭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商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765 分类号: C07K14/765;C07K14/77;C07K1/107
代理公司: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代理人: 向庆宁
地址: 310012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改进 重金属 人工 抗原 合成 方法 nota 制备 试剂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基于新型双功能螯合剂NOTA的重金属铜的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以2‑S‑(4‑氨基苯)‑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为螯合剂,将铜离子螯合剂复合物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该方法在原来传统基础上增加了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步骤,提高了偶联效率。本发明还提供NOTA在制备重金属铜的人工抗原上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新型双功能螯合剂NOTA为连接载体的针对重金属铜的的人工抗原的合成技术,属于免疫化学技术中的人工抗原制备技术领域,可用于后续高特异性抗重金属铜抗体的制备和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并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和恒量重金属铜的检测。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主要指铅、镉、汞、镍、铬、砷、锌、铜等污染物。重金属分布广泛、难以降解,可通过大气、水、食物链进入人体,与体内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并在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具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作用,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废水中铅、汞、镉、铬、砷等五种重金属产生量为2.54万吨,排放量897.3吨。大气中上述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约9500吨。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含上述五种重金属的废物产生量为1690万吨,我国生态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形势非常严峻,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在2011年1到8月,全国发生了11起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如云南曲靖铬污染事故,广西柳州的龙江河镉污染事故,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等,重金属污染事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之广、对民众生命健康的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加强重金属在环境、农产品和食品中残留检测成为保障重金属安全的重要手段,而新形势下检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迫切。

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tomic AbsorptionSpectroscopy,AA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AtomicEmission Spectroscopy,ICP-AES)、阳极溶出伏安法(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ASV)、色谱法和各种联用检测方法。这些方法虽然能对各种环境样品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有效分析,但大多需要大型仪器,分析方法成本高,样品需要经过消解,分析时间长,不适于重金属的现场快速检测,难以适应环境及市场产品的现场抽查、生产企业自查及产品进出口快速通关的要求。

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分析容量大、费用低廉、仪器简单易携、使用人员技术要求不高,容易普及和推广、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优点,尤其适合现场筛选和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已成为21世纪最具竞争性和挑战性的检测分析技术。以该技术为基础开发的一系列检测产品,如ELISA检测试剂盒、胶体金试纸条、免疫传感器等已广泛应用于现场样品和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重金属离子免疫检测的关键在于抗重金属特异性抗体的制备,而特异性抗体制备的关键又在于优质重金属免疫原的合成。一方面,由于重金属离子带有电荷,能与动物体内生物分子发生强烈的不可逆反应,引起动物中毒反应;另一方面,重金属的分子量低,不具有免疫原性,需将它与载体蛋白偶联,才能形成完整的免疫原,但是由于重金属离子直接与蛋白连接,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需利用双功能螯合剂螯合重金属离子,制备金属-螯合剂复合物,将该复合物再与蛋白偶联后制备完全抗原,进而免疫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体。采取的是一种开环式的双功能螯合剂进行螯合,后再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进行动物免疫和抗体的制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的免疫分析技术和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3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