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4804.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华;朱军;吴远启;张巍巍;封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D25/40 | 分类号: | B42D25/40;B42D25/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陆文超;肖冰滨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防伪 元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光学防伪领域。所述光学防伪元件包括:基材;位于所述基材上的起伏结构层,该起伏结构层至少包括由第一微结构组成的第一区域和由第二微结构组成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的深宽比小于所述第二微结构的深宽比;仅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反射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之上且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第一子区域的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介质层之上且仅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子区域而不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子区域的吸收层。其能够大大提高光学防伪产品的防伪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防伪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利用扫描和复印等手段产生的伪造,钞票、信用卡、护照、有价证券和产品包装等各类高安全或高附加值印刷品中广泛采用了光学防伪技术,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各种光学防伪技术中,微结构因其形成的光学效果(包括衍射、非衍射等效果)的亮度高、动感效果明显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微结构光学防伪技术为了增加图像的亮度,一般采用金属反射层,比如铝。其中,目前最为广泛的应用于光学薄膜的光学防伪技术——全息技术,就是利用微结构形成的衍射效果而发展的光学技术。第五套1999版的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的防伪线就采用了全息技术。另外,多层干涉光变技术因在不同的观察视角下呈现出强烈的光学变色效果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层干涉光变技术一般采用气相沉积的方法实现反射层、介质层和吸收层的蒸镀。第五套2015版100元人民币安全线就是采用了多层干涉光变技术。如果将非衍射微结构光学防伪技术和多层干涉光变技术相结合则能有效发挥非衍射微结构呈现的动感效果和多层镀层呈现的光变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防伪效果。2015年发行的航天纪念钞中的安全线,就采用了非衍射微结构和多层干涉光变相结合的光学防伪技术。
但若衍射微结构(如全息结构)上直接蒸镀多层干涉镀层,吸收层的存在则会严重损害衍射微结构的高亮度的特性,因而同一产品中难以集成多层干涉光变效果和高亮度衍射微结构光学效果。公告号为CN101952128B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通过局部印刷镂空工艺来实现制作集成多层干涉光变和高亮度反射微结构(包括衍射微结构和非衍射微结构)的光学特征的光学防伪产品,即光学防伪产品的部分区域具有多层干涉光变特征,部分区域具有高亮度反射微结构光学特征,其他区域则具有镂空效果。然而,该专利申请中局部镂空区域的精度取决于印刷的精度,而印刷的精度一般在100um以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高端防伪光学产品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其能够大大提高光学防伪产品的防伪力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防伪元件,该光学防伪元件包括:基材;位于所述基材上的起伏结构层,该起伏结构层至少包括由第一微结构组成的第一区域和由第二微结构组成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的深宽比小于所述第二微结构的深宽比;仅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反射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之上且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第一子区域的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介质层之上且仅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子区域而不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子区域的吸收层。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防伪元件,该光学防伪元件包括:基材;位于所述基材上的起伏结构层,该起伏结构层至少包括由第一微结构组成的第一区域和由第二微结构组成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的深宽比小于所述第二微结构的深宽比;仅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反射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之上且仅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子区域的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反射层之上且仅覆盖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子区域的第二介质层,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不同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以及仅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及所述第二介质层之上的吸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闻稿生成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光学防伪元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