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汽车故障诊断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8125.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8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阳岳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44372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故障诊断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诊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汽车故障诊断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故障码;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中每个故障码所属系统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个故障码在系统内的第二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排序结果;输出所述第一排序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车辆的多个故障码进行智能排序,以确定诊断多个故障码的顺序,在诊断过程中可根据排序结果依次解决多个故障码,极大的提高诊断效率,进而降低诊断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汽车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汽车故障诊断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车载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OBD),主要用于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监测车辆的排放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监测用车时的排放状况。OBD系统通过对车辆的各个系统和零部件进行在线监测,判断各个系统和零部件是否由于部分或者完全失效而导致车辆的排放超过排放法规规定的OBD系统限值。如果排放超标,OBD系统应诊断出特定的故障,并将故障信息保存于控制器的存储器,同时根据相应要求点亮故障指示灯(MalfunctionIndicator Lamp,MIL)。通过标准的汽车诊断仪和诊断接口可以以故障码(diagnostictrouble code,DTC)的形式读取相关信息,根据故障码的定义和提示,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目前,对于故障码的诊断步骤通常包括:首先通过手动选择或自动识别的方式定位车型;然后读取故障码,并根据每个故障码进行相应的维修操作;在维修完成后,执行清除故障码,并通过检测故障码是否被清除,以确认维修完成。车辆在出现一种故障时,通常会产生多个故障码。例如,几个传感器所共用的稳压传感器电源的问题可能导致每个传感器都产生电压超限的故障码和指示稳压电源存在问题的故障码。当有多个故障码出现时,如何提高解决这多个故障码的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汽车故障诊断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对多个故障码进行智能排序,能够极大的提高诊断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故障码;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中每个故障码所属系统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个故障码在系统内的第二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输出所述第一排序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中每个故障码所属系统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个故障码在所属系统中的第二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进行排序,包括:
根据所述每个故障码所属系统的第一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按所属系统进行一次排序;
根据所述每个故障码在所属系统中的第二优先级,对各系统中的故障码进行二次排序,以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中每个故障码所属系统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个故障码在系统内的第二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进行排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中是否存在相关联的故障码;
若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中存在相关联的故障码,则将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按照故障码关联性进行分组;
从分组后的每个故障码组中确定主要的故障码;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中每个故障码所属系统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个故障码在系统内的第二优先级,对所述至少两个故障码进行排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8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聚亚芳基硫醚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