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铜前锣槽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2913.9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亮;张孝斌;肖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满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36133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贺楠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铜前锣槽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铜前锣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印制电路板堆叠在一起;导入对应的锣带至锣机系统内;在锣机电木板上钻定位孔,将印制电路板利用销钉固定在锣机电木板上;将锣机X、Y方向进给速度相对于要求进给速度下调30%~50%;启动锣机用第一锣刀进行第一次锣槽,槽宽大小控制在比要求槽宽小0.2~0.4mm;将每块印制电路板取下来采用400#~600#的砂纸进行打磨;将每块印制电路板的位置互换,并将取下来的印制电路板重新利用销钉固定在电木板上;启动锣机用第二锣刀进行第二次锣槽,槽宽大小与要求槽宽大小一致;将印制电路板送至沉铜前处理水平线进行磨板。本案提高了锣槽效率,有利于将槽内的披锋全部清除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制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铜前锣槽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有一个工艺流程叫“沉铜前锣槽”,其目的是在槽壁镀上一层铜,用于连接元件面和焊接面。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铜本身的延展性较好,锣刀直接在铜层上进行切削,会将槽边缘的铜卷起,形成金属披锋,特别是面板的金属披锋最为严重。披锋经过沉铜前处理磨板水平线时会磨掉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受到外力的挤压会紧贴在槽的表面,或者延伸至槽内,影响产品品质。印制电路板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方法改善沉铜前锣槽披锋。比如:采用两次锣槽的方式,第一次锣槽使用比原要求刀径小0.1~0.3mm的锣刀,第二次锣槽使用原要求刀径,再经过打磨之后,锣槽披锋有一定改善,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披锋无法除掉,依然无法满足工艺要求。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具有包覆层的锣刀(又名镀膜铣刀)加工沉铜前锣槽,同样是较多锣槽披锋不能除掉,且使用包覆层的锣刀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沉铜前锣槽的加工方法,提高了锣槽效率,有利于将槽内的披锋全部清除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沉铜前锣槽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印制电路板堆叠在一起,叠板层数控制在2~3pnl/stack;
(2)导入对应的锣带至锣机系统内;
(3)在锣机电木板上钻若干个定位孔,将销钉植入定位孔内,将上述印制电路板利用销钉固定在锣机电木板上;
(4)将锣机X、Y方向进给速度相对于要求进给速度下调30%~50%;
(5)启动锣机进行第一次锣槽,第一次锣槽使用第一锣刀,槽宽大小控制在比要求槽宽小0.2~0.4mm;
(6)第一次锣槽完成之后,将每块印制电路板取下来采用400#~600#的砂纸进行打磨;
(7)打磨完成之后,将每块印制电路板的位置互换,并将取下来的印制电路板重新利用销钉固定在电木板上;
(8)启动锣机进行第二次锣槽,第二次锣槽使用第二锣刀,槽宽大小与要求槽宽大小一致;
(9)第二次锣槽完成之后将印制电路板送至沉铜前处理水平线进行磨板,至此,印制电路板沉铜前锣槽已全部完成。
在本发明的沉铜前锣槽的加工方法中,所述定位孔孔径比印制电路板工具孔小0.075~0.1mm。
在本发明的沉铜前锣槽的加工方法中,所述销钉直径比印制电路板工具孔小0.025~0.05mm。
在本发明的沉铜前锣槽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第一锣刀的直径比所述第二锣刀的直径大0.3~0.6mm。
实施本发明的这种沉铜前锣槽的加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次锣槽使用大规格的锣刀锣槽,可减少断刀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第二次锣槽使用小规格的锣刀,是为了利用小规格锣刀的刀刃比大规格锣刀刀刃锋利的原理,有利于将槽内的披锋全部清除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满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安满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2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