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征模型产品编码生成及数据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7031.1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2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张康华;张晓刚;安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2;G06F16/2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王冬杰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征 模型 产品 编码 生成 数据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产信息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特征模型产品编码生成及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企业基础数据采集,建立信息描述规范,企业基础数据包括采集产品数据和管理数据;S2、基于S1中的企业基础数据建立特征模型,对企业基础数据进行赋码处理,生成零件信息编码值;S3、进行编码后数据进行查重;S4、建立视图作为编码主数据,构成主数据管理系统,并建立结构化特征模型,进行编码数据管理。本发明通过建立三种特征模型,明确零件信息的编码结构,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确定其分编码,最终完成企业基础信息的编码工作,对编码数据进行查重工作,保证了一物一码,避免重码和一物多码的现象,从信息源头保证统一编码数据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产信息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特征模型产品编码生成及数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物料数据是贯穿企业整个生产体系的核心;信息化建设中,物料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整个数据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同一对象在不同信息系统、不同业务场景中信息描述的准确和一致性是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也是企业在采购、库存、生产及装配、检验等环节实现条码化管理,生产过程数据准确、快速采集和存储,最终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产品质量追溯的基础条件。因而,标准和规范基础数据,将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产生直接和积极的作用。
对于未开展过基础数据标准化工作的企业,其基础数据标准化状况差异较大,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一物多码情况严重,通过物料的名称来区分品种,导致同品种的物料在信息系统中存在多个编码;
2)信息项缺失严重,多数基础数据只有名称或规格信息,缺少必要的技术条件等信息;
3)技术条件写法各异,标准标识大小写不一致,标准的年代号有些写四位,有些两位;
4)属性填写缺乏统一的规范,如管材规格属性中连接外径和壁厚的乘号(“×”),有些用*表示,有些用字母X或x表示;
5)分类交叉重叠,同一类别出现在不同父类下;
6)信息系统在录入物料基础信息时无必要的查重手段或审核流程,导致编码重复,无法对数据的规范性把关。
信息分类与编码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是各类信息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前提,是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关键。编码数据治理不仅是通过数据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更强调流程设置和权责划分,围绕数据的信息编码展开系统性工作,以服务组织各层决策为目标,涉及编码数据管理的技术、过程和政策的集合。有的企业虽然建设了数据仓库和报表系统,但是因为数据不准确、质量差的情况,最终又重新立项开展数据治理。因此,开展编码数据治理研究,总结适合制造企业数据治理的框架,明确数据治理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思路,提出企业编码数据治理标准化解决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特征模型产品编码生成及数据管理方法,通过建立三种特征模型,明确零件信息的编码结构,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确定其分编码,最终完成了企业基础信息的编码工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特征模型产品编码生成及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企业基础数据采集,所述企业基础数据包括产品数据和管理数据,建立信息描述规范,所述产品数据包括零件编号数据和零件材料数据,所述零件至少包括标准件、工具工装、外购成件、保障设备、电子元器件和易耗品,所述零件材料至少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所述管理数据至少包括供应商及客户代码、人员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固定资产代码、库房及库位代码和电子元器件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7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