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罐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8543.X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2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田军;万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42 | 分类号: | A23F3/4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罐茶 加工 方法 | ||
一种竹罐茶加工方法。本发明属于茶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香竹制备竹罐茶的方法。选取无病害的新鲜香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香竹制备竹罐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茶叶产品的需求出现了多样性,竹筒茶就是其中的一个品种。中国专利文献中也公开了大量的竹筒茶制备方法,如一种竹筒茶的制备方法(201410007814.8)、一种竹筒金花茯茶及其加工方法(201610746245.8)、一种竹筒红茶的后加工工艺(201210209952.5)、竹筒红茶烘焖制作方法(201510742889.5)、竹筒茶的制备方法(201510118612.5)等,这些技术所使用的竹筒基本是作为一种包装,即使有少量的竹筒味道渗入,也仅是一种附加伴随效果,因为这些技术选用的竹子原料并不适宜作为茶叶的添香原料,另外这些技术并没有将怎样才能使竹子的芳香料最大程度地渗透到茶叶中作为研究的方向,因此效果是很有限。另外这些已有技术所制备的竹筒茶都是填压紧的,使用时需要将竹筒剖开,再用专门的撬茶工具将压紧的茶块掰开,所以浸泡时很麻烦。
香竹(拉丁文名:Chimonocalamus delicatus Hsueh et Yi.),是禾本科、香竹属下的植物,香竹现仅见于云南金平县分水岭及大寨乡周家寨和西畴县香平山林场,是竹类唯一发现能分泌芳香油精的种类,当地老百姓通常仅仅采集香笋食用,或者利用其特有的香气制备家具驱虫,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任何技术利用香竹分泌的芳香油精制备茶叶,更没有任何现有技术披露怎样在制备茶叶过程中尽量多地提出芳香油精、同时又尽量少地使其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香竹制备竹罐茶的方法,它可以尽量多地提出芳香油精、同时又尽量少地使其流失,并且制成的产品使用方便,直接浸泡即可。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选取无病害的新鲜香竹
所述的新鲜香竹为1~2年生、直径3.0~3.2 cm、竹段长度1.8~2.2cm的香竹;成品茶叶使用0.2~0.4Mpa蒸汽加热处理8~15S;对压入茶叶的竹段烘焙干燥采用两段式,首次干燥温度控制在45~55℃,时间控制7~8 h,然后移出干燥房摊晾8~10 h,再移入干燥房在温度45~55℃下二次烘焙至水分达标。
所述的新鲜香竹采伐后应在5天内使用,成品茶叶在每段竹段中的压入量为8~10g,竹段烘焙采用的是木炭火。
所述的成品茶叶包括,普洱晒青茶、普洱熟茶、白茶、红茶、绿茶、花草、调味茶。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由于选用了新鲜香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