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力敏的柔性机械手爪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8897.4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盛;张建喜;高翔;徐国政;戴建邦;徐梁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02 | 分类号: | B25J15/02;B25J15/10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欠驱动 压力传感器模块 抓取 结构化设计 传动装置 舵机驱动 机械结构 机械手爪 接口底座 接口模块 柔性机械 手指模块 装置控制 手爪 维护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力敏的柔性欠驱动机械手爪及使用方法,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接口模块、舵机驱动装置、欠驱动传动装置、接口底座、压力传感器模块、手指模块。该装置控制准确、安装简单、结构化设计、易于使用和维护,可有效用于各种轻量级的抓取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力敏的柔性机械手爪及使用方法,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手爪作为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码垛分拣、医学康复、家用抓取等环境,但是传统的机械手大都采用金属制造,制造成本高、周期长,结构复杂,并且一旦出现问题,修理的成本和维修代价很高。
对于传统的机械手爪,目前有这几个方向:
1、外形结构仿人形手爪:依靠仿生学技术,仿制人手的结构模型,结合机械工艺,制造出既可实现包络型抓取,也可实现指尖抓取的执行机构,手指关节自由度通常在2-4个之间,使用的材料以金属居多;
2、欠驱动机械手爪:由于机械手爪需要控制的关节数量较多,而且手爪的结构紧凑,为了减少驱动关节的电机数量,人们通常采用欠驱动方式控制电机,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机械手爪是使用四连杆原理驱动的机械手爪,使用丝杠或者变速齿轮将电机的转动动力传输到连杆的动作上,从而驱动多级连杆动作,实现手指的动作;另外齿轮传动的方式也被广泛使用,通过使用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将电机的转动动力传输到关节的转动上,从而实现手指的动作;但是由于结构复杂,零件太多,制作成本高、安装及维护难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力敏的柔性机械手爪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力敏的柔性机械手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的外连接板(1),驱动空间底板(2),插入舵机固定盒(4)的舵机外壳(3);包括一级驱动腱绳,由舵机驱动绞盘旋转之后,通过三个定滑轮控制滑轮组(22)的向下动作;二级驱动键绳用来调节滑轮组(22)对三个动滑轮的拉力;三级驱动键绳分为三组,通过动滑轮的向下运动拉动穿过手指的键绳,分别控制三个手指的弯曲动作。;安装于手指底座(14)的为机械手爪的手指主体,在手指底座与指腹(17)的背面安装了反曲弹簧;指腹(17)和指尖(13)处先覆盖了一层FSR402压力传感器之后,再覆盖了一层VytaFlex聚氨酯材料,连接关节(15)同样采用了聚氨酯材料倒模而成;
所述基于力敏控制的抓取过程,包括以下过程:
抓取过程通过指面的压力反馈调节舵机的输出力矩,舵机旋转收紧绞盘 (5),使穿过定滑轮(7)-定滑轮(8)-定滑轮(23)-固定杆(24)的腱绳收紧,从而带动中转元件(22)向下运动,中转元件(22)的向下运动,带动了三个动滑轮(20)(21)(6)的同步向下运动,动滑轮(6)向下运动使穿过定滑轮 (9)(10)的腱绳收紧,从而收紧穿过手指的腱绳,进而实现手指的抓取动作,当指面反馈的压力反馈到达设定值的时候,绞盘(5)不再收紧,手爪维持抓取物体状态不变,最终实现三指以同等力矩抓取物体的目标;
释放过程通过调节舵机的反向输出力矩后,舵机反向旋转放松绞盘(5),使穿过定滑轮(7)-定滑轮(8)-定滑轮(23)-固定杆(24)的腱绳放松,从而减小对于中转元件(22)的向下拉力,此时,手指关节(15)及指腹(17)与手指基座(12)之间的弹簧开始回弹,开始拉紧穿过手指的键绳,从而同时带动动滑轮(20)(21)(6)的向上运动,进而带动中转元件(22)向上动作,当手指松开物体后,指尖的压力变化使得电机结束输出,动滑轮(22)(21)(6)及中转元件(22)维持平衡状态不再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