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轴承安装孔组合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0129.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1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双;李德强;熊英;龙智;陈艳芳;高飞;郑学著;杨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B21/00;G01B21/2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组件 轴承 安装 组合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轴承安装孔组合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机匣组件设计要求,分别对机匣前部孔系和机匣后部孔系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分别对机匣前部孔系和机匣后部孔系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机匣前部孔系和机匣后部孔系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组配对组合;对组合后的机匣前部和机匣后部进行计量检测,验证配对情况;合格后的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进入下一工序并入库。整个组合加工方法,在加工时就为后续组合配对提供了精确的参考数据基础,组件加工时,只需要按对应的组别号的零件进行配对领取,配对精准,一次组合合格,质量可靠性高;零件质量可靠性得以保证;提升了检测效率,大幅度节约测量成本。适用于各种航空发动机组件的组合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结构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轴承安装孔组合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某型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是航空发动机减速传动单元的关键部件,其轴承安装孔组合加工的精度有很严格的控制要求,需控制在同轴度在0.035范围内。这就要求该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的机匣前部和机匣后部的位置度必须控制在Φ0.02的范围内,但在此范围的零件在组合后Ф59(-0.010,-0.023)的孔同轴度不大于Ф0.03,Ф90(+0.022,0)的孔同轴度不大于Ф0.035仍有较多数量的超差、返修、重复计量甚至报废,造成生产资源的极大浪费,质量极难控制。大批量加工时,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且出错率增大,给企业生产、质量、交付成本管理等带来较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轴承安装孔组合加工方法,以解决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轴承安装孔组合加工精度无法满足装配要求,容易出现超差、返修、重复计量甚至报废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轴承安装孔组合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机匣组件设计要求,分别对机匣前部孔系和机匣后部孔系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分别对机匣前部孔系和机匣后部孔系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机匣前部孔系和机匣后部孔系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组配对组合;对组合后的机匣前部和机匣后部进行计量检测,验证配对情况;合格后的航空发动机机匣组件进入下一工序并入库。
进一步地,机匣前部孔系的加工和机匣后部孔系加工按照单件工艺要求进行正常加工。
进一步地,数据分析的坐标系建立包括:在机匣前部和机匣后部的对应位置分别对机匣前部和机匣后部建立坐标系,机匣前部和机匣后部的坐标方位保持一致;机匣前部坐标系与机匣后部坐标系的坐标偏移控制在0.015mm范围内,以此作为机匣前部孔系位置度与机匣后部孔系对应位置关系的判断基准。
进一步地,在加工机匣前部上的第一轴承座孔时,计量第一轴承座孔相对于各个机匣前部定位销孔及机匣前部外端面的位置度,并依据建立的机匣前部坐标系分别获取第一轴承座孔与各个机匣前部定位销及机匣前部外端面的坐标实际值。
进一步地,在加工机匣前部上的第二轴承座孔时,计量第二轴承座孔相对于机匣前部定位销孔及机匣前部外端面的位置度,计量第二轴承座孔相对于第一轴承座孔的同轴度。
进一步地,在加工机匣后部上的第三轴承座孔时,计量第三轴承座孔相对于各个机匣后部定位销孔及机匣后部外端面的位置度,并依据建立的机匣后部坐标系分别获取第三轴承座孔与各个机匣后部定位销的坐标实际值。
进一步地,分组配对组合包括:对数据分析后的机匣前部和机匣后部分别设定相应组别,明确各个组别的轴承安装孔位置度值范围,并在各个机匣前部零件和机匣后部对应的零件流程卡上标记组别号;将机匣前部的轴承安装孔位置度与机匣后部的轴承安装孔位置度差异满足匹配要求的机匣前部与机匣后部进行配对;在配对组合时,领取对应组别中坐标实际值相同的机匣前部和机匣后部进行配对组合。
进一步地,计量检测包括:对组合后的机匣前部和机匣后部组件进行计量检测,验证选配计量合格情况;合格则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则返回重新配对或返修后重新配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0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