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顶的加强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0972.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健太郎;关内陵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加强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顶的加强构造,该加强构造抑制车顶从上方接受负荷时的车体变形。车顶的加强构造(1)具有:车顶(10),其形成车辆的驾驶室(S)的顶棚;顶柱(11),其在车顶(10)的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侧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中柱(14),其在顶柱(11)的下方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外板(15),其被设置在中柱(14)的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以及加强构件(16),其被设置在顶柱(11)的下方,并且在中柱(14)与外板(15)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顶的加强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上,设置有车顶的加强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位于立柱的车厢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立柱加强构件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4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技术中,立柱为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的1根构件。但是,在立柱在高度方向上被分割成了2根的情况下,若从车顶的上方施加负荷,则会导致产生2根立柱发生偏移,车体变形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些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顶从上方接受负荷时的车体变形的车顶的加强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提供一种车顶的加强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车顶,其形成车辆的驾驶室的顶棚;顶柱,其在上述车顶的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侧部沿上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中柱,其在上述顶柱的下方沿上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外板,其被设置在上述中柱的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以及加强构件,其被设置在上述顶柱的下方,并且在上述中柱与上述外板之间。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顶柱的下端部位于上述加强构件的上端部的上方。此外,也可以是,关于上述加强构件,上述加强构件的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与上述顶柱的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相比,位于外侧。此外,也可以是,关于上述加强构件,上述加强构件的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相对于上述中柱,位于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上的外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能够抑制车顶从上方接受负荷时的车体变形这样的效果。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顶的加强构造被设置在车辆中的状态的构成。
图2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顶的加强构造的构成。
图3表示在车顶的加强构造中,加强构件被分离后的状态。
图4表示加强构件的构成。
图5表示图2的X-X线剖视图。
图6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车顶的加强构造中的加强构件的构成。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顶的加强构造1被设置在车辆上的状态的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顶的加强构造1的构成的图。图2是从X方向(驾驶室S的后方一侧)看图1中的车顶的加强构造1的图。图3是表示在车顶的加强构造1中,加强构件16被分离后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加强构件16的构成的图。图5是图2的X-X线剖视图。其中,图5是将顶柱11、中柱14、以及加强构件16的剖视图叠加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0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及其客车侧围结构
- 下一篇:车辆车身加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