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醛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以及催化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3739.8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8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其祥;文巍;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C07C47/57;C07C47/575;C07C45/64;C07C45/63;C07C45/68;C07F7/08;C07B53/00;C07D207/22;C07D405/04;C07D409/04;C07D40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以及 催化 不对称 加成反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性醛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以及催化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的方法,将氨基酸酯或氨基酸酯盐酸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加入反应瓶中,再依次加入所述手性醛催化剂、2,6‑二羧基吡啶和1,5,7‑三氮杂环[4.4.0]癸‑5‑烯以及有机溶剂,充分搅拌反应即可进行加成反应,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催化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时的催化体系使用了手性醛作为催化剂,避免了金属离子对产品的污染,该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方法使用范围广泛,对于各种α,β‑不饱和酮以及各种甘氨酸酯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产物多样性的合成有利于对其进一步的转化和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基酸类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性醛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以及催化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酸衍生物在化学,生物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天然及非天然手性氨基酸化合物的合成一直都是不对称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手性醛催化氨基酸酯及其类似物的不对称α-官能化反应,直接使用氨基未被保护的简单伯胺氨基酸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减少了目前报道的催化体系在催化这一化学转化时需要对氨基进行保护和去保护的步骤,更加符合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因此,该策略有望成为非天然手性氨基酸衍生物合成的最有效的手段,在手性氨基酸合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氨基酸酯及其类似物的不对称α-官能化反应主要使用氨基酸酯的醛亚胺或者酮亚胺作为反应底物,该转化需要使用当量的醛或者酮作为保护基,这对于原子经济性来说是不利的。另外,这也额外的增加了上保护基和脱保护基的步骤,于步骤经济性也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性醛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以及催化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的方法。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性醛催化剂,其关键在于其化学通式如下:
其中当X为H时,Ar为苯基或萘基;当X为I时,Ar为苯基;当X为Br时,Ar为H、苯基、萘基、4-tBuC6H4、4-TMSC6H4中的任一种;当X为4-CH3OC6H4、4-CF3C6H4、3,5-2CF3C6H3中的任一种时,Ar为苯基。
上述X为Br,Ar为萘基。
一种手性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①:将(S)-1,1’-联二萘酚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二异丙基乙基胺,冷却至-78℃,加入三氟甲磺酸酐,搅拌后升至室温,反应完全后冰浴下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分液得水相和有机相,干燥有机相后得化合物1,化合物1结构式如附图1所示;
步骤②:
②-1:氮气氛围下,将化合物1和1,2-双(二苯基膦)乙烷二氯化镍溶于四氢呋喃中,滴加现制的芳基格氏试剂,并加热至回流,反应8h后淬灭,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无水Na2SO4干燥有机相后得化合物2,化合物2结构式如附图1所示;
②-2:将步骤①中所得的化合物1溶于乙醇,依次加入Pd/C催化剂和二异丙基乙基胺,在H2氛围中室温反应6h,抽滤,干燥液相得化合物18,化合物18的结构式如附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3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