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教室内音响夹持装置以及响度校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0812.4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杨晨露;刘一;夏鸣;邹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徐冬冬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室 音响 夹持 装置 以及 响度 校正 系统 | ||
1.一种教室内音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背板(100),所述固定背板(100)开设的固定孔(110)插接有固定于墙面的螺销(120),所述固定背板(100)顶端固定有旋转轴承(200)的固定端,所述旋转轴承(200)的活动端固定有纵剖面为L形的放置座(300),所述放置座(300)顶端设有抵接音响顶部的抵接杆(400),所述放置座(300)底部边缘部分固定有抵接音响底部侧壁的抵接器(500);
所述旋转轴承(200)活动端为转球(210),所述转球(210)上下两端分别抵接有上摩擦块(220)和下摩擦块(230),所述下摩擦块(230)末端固定于固定背板(100)顶端,所述上摩擦块(220)插接有第一轴柄(240),所述第一轴柄(240)底端插接有第一套筒(250),所述第一套筒(250)底端固定在下摩擦块(230)上端,所述第一套筒(250)底端插接有第一轴柄(240)底端的第一弹簧(251),所述上摩擦块(220)底端还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260),所述第一传动杆(260)中部的滑槽(261)内装配有第一轴柄(240)中部的滑块,所述第一传动杆(260)末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270),所述第二传动杆(270)开设有扣合槽(271),所述上摩擦块(220)顶端固定有卡杆(280),所述卡杆(280)固定有横杆(2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内音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400)为弧形,其中一端与放置座(300)顶端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抵接音响顶端的第一压板(420),所述抵接杆(400)连接有张紧状态的弹性带(4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内音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器(500)设有第二套筒(510),所述第二套筒(510)插接有第二轴柄(520),所述第二轴柄(520)插接端抵接有第二弹簧(530),所述第二轴柄(520)非插接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压板(540),所述第二压板(540)底端抵接有第三弹簧(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内音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背板(100)底端固定有横向的辅助支撑杆(600),所述辅助支撑杆(600)末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条(610)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条(610)顶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条(620),所述第二支撑条(620)底端卡合在辅助支撑杆(600)上表面开设的第一系列凹槽(63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教室内音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610)中部还铰接有第三支撑条(640)底端,所述第三支撑条(640)顶端与第四支撑条(650)顶端以及放置座(300)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条(650)底端卡合在第二支撑条(620)上表面开设的第二系列凹槽(621)内。
6.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内音响夹持装置的音响响度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将音响固定于教室四角,教室内设有响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教室内不同位置区域的响度;
响度检测器将检测信号传送至主机;
主机通过以下步骤分析不同位置以及角度的音响产生的声音效果的音效:
步骤S1:构建BP神经网络,利用已知的多种角度下的响度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出BP神经网络程序;
步骤S2:调整夹持装置至未知角度,通过BP神经网络程序对在未知角度下的响度数据进行辨识,并输出辨识结果,得出未知角度的响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08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频自动测试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MEMS麦克风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