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基铜合金增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3790.7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6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方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灿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B33Y3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机构 传送带 上料机器人 控制板 钢基铜合金 烘干机构 螺栓固定 收集机构 工作效率 内部安装 人力成本 提升设备 自动感应 自动喷涂 自动上料 余料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钢基铜合金增材工艺,包括传送带、上料机器人、余料收集机构、喷涂机构、烘干机构、控制板和PLC控制器,所述传送带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料机器人,所述传送带上安装有喷涂机构,所述喷涂机构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余料收集机构,所述喷涂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烘干机构,所述传送带的下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上料机器人,便于实现自动上料,有效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节约人力成本;喷涂机构的设置,便于实现自动感应,自动喷涂,有效提升材料增材的效率,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增材的精度,进而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钢基铜合金增材工艺。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是将设计产品通过CAD软件转化为3D数据,之后通过特定的成型设备,用液化、粉末化、丝化的固体材料逐层“制造”出产品。增材制造技术也称“3D打印”或“快速成形”。根据工艺的不同增材制造技术的主要成型方法包括:光固化成形、分层实体制造、激光选域烧结、熔融沉积成形以及金属近净成形等。区别于传统的“去除型”制造,增材制造技术无需原胚和模具,就能直接根据计算机图形数据通过增加材料的方法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因此可以简化产品的制造程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现有的钢基铜合金增材工艺实际操作过程复杂,需要设备多,且产品成型效率低,也不具有自动上料和自动烘干的功能。
所以,如何设计钢基铜合金增材工艺,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钢基铜合金增材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钢基铜合金增材装置,包括传送带、上料机器人、余料收集机构、喷涂机构、烘干机构、控制板和PLC控制器,所述传送带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料机器人,所述传送带上安装有喷涂机构,所述喷涂机构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余料收集机构,所述喷涂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烘干机构,所述传送带的下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传送带、上料机器人、余料收集机构、喷涂机构和烘干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喷涂机构包括喷涂箱、斜板、电磁铁、转盘、平板、喷涂机器人、储料罐、电磁阀、进料管、电机支架、旋转电机、电动推杆、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出料口,所述喷涂箱的底部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斜板,所述斜板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的底部另一侧通过电动推杆与喷涂箱的底部内壁连接,所述平板的顶部中心处嵌入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中心处嵌入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顶部中心处嵌入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平板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平板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的底部中心处连接,所述喷涂箱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喷涂机器人,所述喷涂箱的顶部安装有储料罐,所述储料罐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通过导管与喷涂机器人连接,所述储料罐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储料罐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X1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Y1输出端电性连接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X2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Y2输出端电性连接传送带、电磁铁、喷涂机器人和旋转电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余料收集机构包括收料孔、收集总盒、拉手、吸风管、吸风机、三通接口和接液盒,所述收料孔对应开设在喷涂箱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喷涂箱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收集总盒,所述收集总盒的内部安装有三通接口,且三通接口的第一出口与收料孔连接,所述三通接口的下部安装有接液盒,所述接液盒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拉手,所述接液盒的正上方与三通接口的第二出口对应安装,所述三通接口的第三出口通过吸风管与吸风机连接,所述吸风机安装在喷涂箱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灿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灿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3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3D打印设备回粉管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纯铼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