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激光焊接中心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5743.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1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寿春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70;B23K26/00;B23K26/38 |
代理公司: | 33258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式传送 传送滚柱 基础元件 总机架 焊接 焊接系统 智能激光 滚道 前行 传送驱动电机 驱动 焊接工位 进料工位 手动驱动 输出工位 输入工位 顺序设置 组装工位 焊接机 配件组 驱动轮 工位 排布 传送 配件 | ||
1.一种智能激光焊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机架(1)、设置在总机架(1)上将基础元件(3)与配件组对焊接的焊接系统(5);
焊接系统(5)包括设置在总机架(1)上的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依次排布在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内的传送滚柱(36)、通过驱动轮驱动传送滚柱(36)循环前行的传送驱动电机(37)、以及驱动传送滚柱(36)循环前行的传送手动驱动轮(38);
在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上依次按工艺顺序设置的基础元件(3)的进料工位、基础元件(3)的调整工位、配件输入工位、组装工位、焊接工位、焊接机、以及成品输出工位;
在进料工位设置有用于抓取基础元件(3)的上料抓取装置(43),在调整工位设置有用于调整基础元件(3)在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上位置的工位调整装置(44),在配件输入工位设置有用于向基础元件(3)上放置待焊接配件的配件上料装置(45),在组装工位设置有用于将配件与基础元件(3)组装的组装装置(78),在焊接工位设置有用于夹持配件与基础元件(3)的焊接辅助装置(80)和设置在焊接辅助装置(80)一侧且用于将配件与基础元件(3)焊接的激光焊接机,在成品输出工位设置有用于将焊接后的配件与基础元件(3)输出到下一道工序的工件输出装置(93);
还包括其输出端与焊接系统(5)输入端连接的中间传递装置(39) ;中间传递装置(39)设置在进料工位之前且将基础元件(3)上下面翻转;
在进料工位、调整工位、配件输入工位、组装工位、焊接工位、焊接机、以及成品输出处的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前方分别设置有用于阻挡基础元件(3)前行的工位前行档位气缸(59);
在进料工位、调整工位、配件输入工位、组装工位、焊接工位、焊接机、以及成品输出处的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对应的基础元件(3)升起且用于阻挡后面的基础元件(3)前行的卡位装置(74);
中间传递装置(39)包括设置在总机架(1)上的中间传递架(40)、通过控制电机驱动旋转的中间传递摆动臂(41)、设置在中间传递摆动臂(41)前端且用于夹持基础元件(3)并将其上下翻转的中间传递辅助夹紧机械手(42);
上料抓取装置(43)包括在总机架(1)上且横跨在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上的上料抓取龙门架(60)、由控制电机带动转动的上料抓取驱动轴(61)、分别与上料抓取驱动轴(61)键连接的第一凸轮板(62)与第二凸轮板(63)、一侧臂通过滚轮与第一凸轮板(62)的曲线侧面滚动接触且中部通过上料抓取铰接轴铰接在上料抓取龙门架(60)上的上料抓取人型摆臂(64)、一端套装上料抓取铰接轴上且中部通过滚轮与第二凸轮板(63)的曲线侧面滚动接触的上料抓取拨杆(67)、竖直设置在上料抓取龙门架(60)上的上料抓取升降导向座(69)、插装在上料抓取升降导向座(69)内的上料抓取提升导杆、位于上料抓取提升导杆上端且下表面与上料抓取拨杆(67)另一端滚动接触的上料抓取升降座(68)、设置在上料抓取提升导杆下端的上料抓取横向导向座(70)、水平插装在上料抓取横向导向座(70)内的上料抓取横向推动导杆(66)、设置在上料抓取横向推动导杆(66)尾部且与上料抓取人型摆臂(64)另一侧臂接触的上料抓取横向推动后座(65)、其上部与上料抓取横向推动导杆(66)头部连接的上料抓取支座(71)、以及分别倒置在上料抓取支座(71)两端上的第二机械手(72)与第一机械手(73);
第一机械手(73),用于将基础元件(3)传送给中间传递辅助夹紧机械手(42);
第二机械手(72) ,用于将通过中间传递辅助夹紧机械手(42)翻转后的基础元件(3)放置到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上;
卡位装置(74)包括设置在对应工位处的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下方且由气缸带动升降且其斜板侧面与后侧的基础元件(3)接触的卡位升降插入斜板(75)、位于卡位升降插入斜板(75)前方且由气缸带动升降且将基础元件(3)上举的卡位升降托举架(76)、以及设置在卡位升降托举架(76)上的卡位升降限位台(77);
工位调整装置(44)包括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一侧的工位调整支架以及设置在工位调整支架上且带有光电传感器的机械手;
配件上料装置(45)包括设置在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一侧且用于存放配件的配件上料箱(46)、设置在配件上料箱(46)出料处的配件上料输出导轨(48)、设置在配件上料输出导轨(48)下方且带动配件上料输出导轨(48)振动送料的配件上料振动器(47)、竖直设置在配件上料输出导轨(48)出口处下方的配件上料架(49)、设置在配件上料架(49)上且由气缸带动升降的配件上输出顶杆(50)、设置在配件上料架(49)顶部且位于配件上料输出导轨(48)出口处的配件上输出工位(51)、竖直设置在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一侧且设置在总机架(1)上的配件输出旋转马达(52)、水平设置在配件输出旋转马达(52)输出轴上的配件输出横向臂(53)、水平设置在配件输出横向臂(53)上的配件输出横向气缸(54)、倒置在配件输出横向气缸(54)活塞杆端部的配件输出升降气缸(55)、设置在配件输出升降气缸(55)活塞杆下端的配件输出定位座(56)、水平设置在配件输出定位座(56)上的配件夹紧气缸(57)、分别设置在配件夹紧气缸(57)活塞杆下端与配件输出定位座(56)下端的配件夹紧手指(58),该配件夹紧手指(58)用于从配件上输出工位(51)夹取配件并将其放置到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上;
配件上输出顶杆(50)顶部将位于配件上输出工位(51)处的配件向上顶起;
组装装置(78)包括环形闭式传送滚道(35)一侧的组装支架、倒置在组装支架上的组装下压气缸(79)、设置在组装下压气缸(79)活塞杆下端且用于将配件压入基础元件(3)的对应内孔中的组装下压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寿春,未经陈寿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57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激光打码焊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倾斜式的激光喷码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