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浮列车走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6847.9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喜红;陶功安;李茂春;陈国胜;何永川;罗华军;沈龙江;李冠军;贺世忠;谭云;陈建;郭庆升;孙志明;蒋建辉;周鹤;肖梯;刘余龙;汪彦宏;吴才香;周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B61F5/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郑俊超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机构 | ||
1.一种磁浮列车走行机构,包括五个依次纵向排列的悬浮模块(11),所述悬浮模块(11)包括左纵梁(112)、右纵梁(111),在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顶部分别固定设有牵引杆(7),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三、第五个悬浮模块(11)的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顶部均设有与车体固定连接的活动滑台(2),在第二、第四个悬浮模块(11)的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顶部均设有与车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滑台(3);每一个活动滑台(2)和固定滑台(3)均对应与各自所在的悬浮模块(11)上的牵引杆(7)铰接;
第一、第三、第五个悬浮模块(11)上的活动滑台(2)通过联动机构(4)串接并同步联动;
各悬浮模块(11)之间相互独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列车走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4)包括四根短拉杆(41,45,46,47)、一个短T型臂(42)、两根纵向长拉杆(43)、一个长T型臂(44);
所述短T型臂(42)的纵向部端部同时与两根短拉杆(41,45)铰接,该短T型臂(42)的横向部两端分别与两根纵向长拉杆(43)铰接,该两根纵向长拉杆(43)的另一端分别与长T型臂(44)的横向部两端铰接,该长T型臂(44)的纵向部端部与另外两根短拉杆(46,47)铰接;四根短拉杆(41,45,46,47)的另一端各自对应铰接在活动滑台(2)上;
所述联动机构(4)设有两套,第一套联动机构带有长T型臂(44)的一端与第一个悬浮模块(11)上的活动滑台(2)连接,带有短T型臂(42)的一端与第三个悬浮模块(11)上的活动滑台(2)连接,第二套联动机构带有长T型臂(44)的一端与第五个悬浮模块(11)上的活动滑台(2)连接,带有短T型臂(42)的一端与第三个悬浮模块(11)上的活动滑台(2)连接;
所述短T型臂(42)、长T型臂(44)的纵向部和横向部交点处与车体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浮列车走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悬浮模块(11)的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与活动滑台(2)之间均设有空簧(12),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与固定滑台(3)之间均设有空簧(12),且所述空簧(12)均设置于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的中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浮列车走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模块(11)还包括位于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之间的两个平行设置的片梁(113),所述片梁(113)设置于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的内侧中部;
所述片梁(113)包括在同一个铅垂面上镜像对称设置的上臂梁(1131)和下臂梁(1132);所述上臂梁(1131)一端与左纵梁(112)铰接、另一端与下臂梁(1132)的梁身铰接;所述下臂梁(1132)一端与右纵梁(111)铰接、另一端与上臂梁(1131)的梁身铰接;
所述上臂梁(1131)和下臂梁(1132)之间通过铰接点可相对横向平移;
所述上臂梁(1131)与左纵梁(112)之间通过铰接点可相对纵向平移,下臂梁(1132)与右纵梁(111)之间通过铰接点可相对纵向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浮列车走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带有固定滑台(3)的悬浮模块的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内侧面均安装有止挡安装座(62),在止挡安装座上端设有横向弹性止挡(61),在固定滑台(3)的内侧面且对应横向弹性止挡(61)处设有止挡面(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列车走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带有固定滑台(3)的悬浮模块的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内侧面均安装有横向减振器(5),该横向减振器(5)的另一端与车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列车走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模块(11)的左纵梁(112)和右纵梁(111)下方各自安装有悬浮电磁铁、直线电机、支撑轮、垂向滑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68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