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8462.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3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00 | 分类号: | B61K1/00;B61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轨道 车用 轨道系统 乘客 交通工具 载客车辆 轨道 站台 车厢 轨道控制系统 变轨机构 并行设置 公路系统 轨道布置 同步运行 行车效率 卸载 进站 下车 行驶 节约 | ||
1.一种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用轨道(101)、辅助轨道(102)和轨道控制系统,所述车用轨道(101)沿现有公路系统布置,用于载客车辆(200)在其上以一定速度保持行驶;所述辅助轨道(102)设置在每个沿车用轨道(101)布置的若干站台(300)内,辅助轨道(102)与车用轨道(101)并行设置;所述辅助轨道(102)的两端均与车用轨道(101)通过变轨机构连接,用于与载客车辆(200)上载有需要下车的乘客的可卸载/连接的切换车厢一(203)与停靠在辅助轨道(102)上载有要搭乘的乘客的切换车厢二(204)两者之前的切换,从而实现乘客的同步上下车搭乘;所述轨道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及以下单元:
定位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载客车辆(200)上的定位装置、安装在切换车厢上的距离传感器以及安装在变轨机构处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定位装置、距离传感器以及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速度检测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在切换车厢一上的速度传感器一、安装在切换车厢二上的速度传感器二和切换车厢上独立的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以及安装在载客车辆(200)上的速度传感器三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一、驱动装置、制动装置和速度传感器二以及加速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一、传感器二和加速度传感器的可读信号以及驱动驱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对切换车厢进行速度控制;
变轨控制单元,包括变轨机构,所述变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并受其控制驱动,用于实现辅助轨道(102)与车用轨道(101)之间的切换;
供电单元,包括电源设备,用于为上述单元提供电力支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轨道(102)包括与车用轨道(101)并行设置的直轨部分和直轨两端连接的导曲线轨(104)部分;所述导曲线轨(104)为弧形轨道,其一端与直轨连接,另一端通过变轨机构与车用轨道(101)交叉对应,使得切换车厢一(203)或者切换车厢二(204)能够在辅助轨道(102)与车用轨道(101)之间切换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轨平行于车用轨道(101)设置,并固定安装在站台(300)内;所述直轨上布置有若干减速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设置在辅助轨道(102)上的来车方向一端;设有所述减速带部分的辅助轨道(102)与未设置减速带的辅助轨道(102)的长度比为4: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为橡胶减速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轨机构包括转辙机(103)和连接杆(106),所述转辙机(103)与连接杆(106)驱动传动连接,转辙机(103)与控制器连接并受其控制;所述连接杆(106)与导曲线轨(104)的端部连接,并在转辙机(103)的驱动作用下驱动导曲线轨(104)与车用轨道(101)衔接/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曲线轨(104)与车用轨道(101)的连接端部上位尖轨(105),所述尖轨(105)在变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与车用轨道(101)衔接/分离;所述导曲线轨(104)与车用轨道(101)的交叉处均通过其上设置的翼轨(107)过渡连接,与所述翼轨(107)对应设置护轨(108)位于车用轨道(101)和导曲线轨(104)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共动态搭乘交通工具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6)从车用轨道(101)的侧壁上穿过并与尖轨(105)固定连接,连接杆(106)的伸缩实现尖轨(105)与车用轨道(101)的衔接/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4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