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发性肝癌磁共振双靶点特异性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8472.X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4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霄虹;赵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9/16 | 分类号: | A61K4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发性 肝癌 磁共振 双靶点 特异性 分子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原发性肝癌MR双靶点特异性分子探针,包括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末端分别连接有两种能够与原发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抗体:Anti-AFP和Anti-GPC3,所述载体选自超顺磁性氧化铁或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Anti-AFP与所述载体结合的分子数量和Anti-GPC3与所述载体结合的分子数量的比例为3:2或3:1,所述超顺磁性氧化铁的颗粒大小大于50nm,所述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的颗粒大小小于5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发性肝癌MR双靶点特异性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载体末端修饰后增加羧基,通过所述羧基分别连接Anti-AFP和Anti-GPC3。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发性肝癌MR双靶点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锅法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载体,所述载体为超顺磁性氧化铁或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对其末端修饰后增加羧基;
S2利用羧基连接两个能够与原发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抗体:Anti-AFP和Anti-GPC3,采用一锅法,将N-乙基-N'-(3-二甲胺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溶解到磷酸盐缓冲液中,调节缓冲液pH至5.0,加入末端修饰后带有羧基的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或超顺磁性氧化铁进行反应,然后加入Anti-GPC3进行反应,加入Anti-AFP再继续反应后,调节反应液的pH值至7.0再进行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发性肝癌MR双靶点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3采用离心机离心方法或磁性分离方法分离最后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4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