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定深海耐压舱体的滑轨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0319.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1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实;李彬;张奇峰;孙斌;张竺英;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B63B9/00;B63B3/1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压舱体 舱盖 安装托架 卡板 导向管 导向杆 耐压舱 深海 滑轨支架 固定带 伸缩 舱体 滑轨 帽头 安装方便 前后设置 设备布置 占用空间 固定的 结构物 穿入 上卡 同侧 便利 | ||
本发明属于深海结构物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固定深海耐压舱体的滑轨支架,舱盖卡板与安装托架前后设置,舱盖卡板及安装托架的每侧均通过滑轨相连;滑轨包括导向管及导向杆,导向管连接于安装托架的一侧,导向杆的一端与同侧的舱盖卡板相连,另一端穿入导向管中、相对伸缩;安装托架上放置有被固定的耐压舱体,耐压舱体上设有舱体固定带,舱体固定带的两侧分别连接于安装托架的两侧,进而固定耐压舱体;舱盖卡板上卡接有耐压舱帽头,导向杆相对导向管伸缩,进而通过舱盖卡板带动耐压舱帽头往复移动,实现耐压舱体的开关。本发明结构形式简单,安装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尺寸耐压舱的安装;且安装后占用空间不大,为设备布置提供便利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海结构物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固定深海耐压舱体的滑轨支架。
背景技术
深海作为海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矿物资源以及重要的科研价值。由于资源开采及科学研究等需要,深海潜标、深海着陆器、水下机器人等深海设备也越来越多。深海设备无一例外的都会用到耐压舱体对本身无法承受过大压力的元件或设备进行耐压封装,而随着深度的不断加大,耐压舱体的体积和重量也不断增加,这就对设备的安装及现场维护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由于深海耐压设备过重而导致的安装及维护操作困难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深海耐压舱体的滑轨支架。该滑轨支架可以在节省空间及重量的前提下将耐压舱体可靠安全地固定在作业系统上。该滑轨支架的舱盖卡板可与耐压舱帽头固定,且与安装托架间设置滑轨,可在开舱维护时为耐压舱帽头提供有效支撑,降低维护作业难度,保障作业安全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舱盖卡板、安装托架、舱体固定带及滑轨,其中舱盖卡板与安装托架前后设置,该舱盖卡板及安装托架的每侧均通过滑轨相连;所述滑轨包括导向管及导向杆,该导向管连接于所述安装托架的一侧,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同侧的舱盖卡板相连,另一端穿入所述导向管中、相对伸缩;所述安装托架上放置有被固定的耐压舱体,该耐压舱体上设有所述舱体固定带,该舱体固定带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托架的两侧,进而固定所述耐压舱体;所述舱盖卡板上卡接有耐压舱帽头,所述导向杆相对导向管伸缩,进而通过舱盖卡板带动所述耐压舱帽头往复移动,实现耐压舱体的开关;
其中:所述舱盖卡板上设有便于推拉的拉杆,该拉杆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舱盖卡板的两侧相连;所述拉杆的每侧均设有螺杆B,所述舱盖卡板的每侧对应开设有安装孔D,每侧的所述螺杆B由同侧的安装孔D穿过,并通过锁紧螺母B紧固;
所述舱盖卡板与耐压舱帽头接触的面为弧面,该弧面上设有与所述耐压舱帽头上环形卡槽配合卡紧固定的弧形凸台;
所述舱体固定带的每侧均设有螺杆A,所述安装托架的每侧对应开设有安装孔B,每侧的所述螺杆A由同侧的安装孔B穿过,并通过锁紧螺母A紧固;
所述安装托架的每侧均开设有供导向管穿过的安装孔A,该导向管上设有两个环槽,两个环槽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托架的前后两端,每个所述环槽内均容置有轴用弹簧档圈A,所述导向管通过该轴用弹簧挡圈A与安装托架限位固定;
所述安装托架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托架和耐压舱体安装固定的沉孔;
所述舱盖卡板的每侧均开设有供导向杆一端穿过的安装孔C,该导向杆的一端设有两个环槽,两个环槽分别位于所述舱盖卡板的前后两端,每个所述环槽内均容置有轴用弹簧挡圈B,所述导向杆通过该轴用弹簧挡圈B与舱盖卡板限位固定。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结构形式简单,安装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尺寸耐压舱的安装;且安装后占用空间不大,为设备布置提供便利条件。
2.本发明可以在耐压舱开舱维护作业时用滑轨为耐压舱帽头提供支撑,降低操作难度及安全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除硫收集舱结构
- 下一篇:可拆可调式地震缆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