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织造布加工的混料装置及混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0328.X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尹义娜;万黎;于涵;郭晓敏;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聚优非织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3/00 | 分类号: | D01G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蒋文 |
地址: | 3140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织造 加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非织造布加工的混料装置,包括搅拌箱(1)和出料箱(2),所述搅拌箱(1)和出料箱(2)为圆柱中空立体状,所述出料箱(2)位于搅拌箱(1)的底端,所述出料箱(2)的底端两侧设有支撑腿(3),所述搅拌箱(1)的左侧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的底端设有搅拌电机(4),所述搅拌电机(4)的电机轴贯穿搅拌箱(1)的顶端插接在主动齿轮(5)的内腔,所述主动齿轮(5)位于搅拌箱(1)的内腔,所述主动齿轮(5)啮合有多组从动齿轮(6),所述搅拌箱(1)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和从动齿轮(6)相配合的啮合齿(7),所述从动齿轮(6)的顶端连接有导向辊(8),多组所述导向辊(8)之间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辊(8)的底端设有旋转轴(10),所述旋转轴(10)的顶端插接在轴承一(11)的内腔,所述轴承一(11)位于搅拌箱(1)的顶端壳体内腔,所述主动齿轮(5)的底端设有搅拌棒一(12),所述搅拌棒一(12)的底端设有推料板(13),所述搅拌棒一(12)的两侧均匀设有搅拌杆一(14),所述从动齿轮(6)的底端均设有搅拌棒二(15),所述搅拌棒二(15)的两侧均匀设有搅拌杆二(16),所述搅拌杆一(14)和搅拌杆二(16)相互交错设置,所述搅拌箱(1)的底端均匀贯穿设有出料孔(17),所述出料孔(17)的内腔贯穿设有出料管(18),所述出料管(18)上设有电磁阀(19),所述出料管(18)的底端连接有螺旋出料管(20),且螺旋出料管(20)的底端贯穿出料箱(2)延伸位于出料箱(2)的底端,所述螺旋出料管(20)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弧形凸块(21);
所述搅拌杆一(14)包括多组U型框(141),相邻两组U型框(141)之间通过连接杆一(142)连接,所述U型框(141)的内腔均匀设有连接板(143),所述连接板(143)的两端设有旋转轴二(144),所述旋转轴二(144)插接在轴承二(145)的内腔,所述轴承二(145)位于U型框(141)的壳体内腔;
所述搅拌杆二(16)包括安装板(161),所述安装板(161)的两侧设有导流板(162),且导流板(162)向后方外侧斜向设置,所述导流板(162)远离安装板(161)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弯折部;
所述搅拌棒二(15)的长度小于搅拌棒一(12)的长度,且搅拌棒一(12)与搅拌棒二(15)的长度距离大于推料板(13)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织造布加工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为T字形结构,且支撑腿(3)上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腿(3)的底端均匀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非织造布加工的混料装置的混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进料口将原料输入搅拌箱(1)内,待输入一定量的原料后,启动搅拌电机(4),搅拌电机(4)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主动齿轮(5)底端的搅拌杆一(14)转动,主动齿轮(5)啮合的从动齿轮(6)开始自身转动带动搅拌杆二(16)转动,并且因为搅拌箱(1)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和从动齿轮(6)相配合的啮合齿(7),所以多个从动齿轮(6)在自转的同时还能在搅拌箱(1)内围绕着搅拌箱(1)内壁转动位移,此时搅拌杆一(14)和搅拌杆二(16)相互配合对搅拌箱(1)内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
S2:搅拌30分钟-1小时后,通过外部控制器打开电磁阀(19),电磁阀(19)打开后,出料管(18)和螺旋出料管(20)之间连通,此时搅拌棒一(12)在旋转搅拌时,搅拌棒一(12)底端带动旋转的推料板(13)会将混合的物料推入出料管(18)进入螺旋出料管(20)内,混合的物料在螺旋出料管(20)内由于重力的原因一直向下滑落,且在滑落的过程中物料会在螺旋出料管(20)内相互碰撞再次混合;
S3:将事先准备好的装物料的容器放在多个螺旋出料管(20)的底端接料,对物料分袋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聚优非织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聚优非织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3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