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达拉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5326.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安;张同波;周受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1/26 | 分类号: | C07D23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依达拉奉 制备 乙酰乙酸乙酯 催化剂作用 混合溶剂 苯肼 后处理 反应条件 醇类 粗品 可控 收率 析晶 过滤 能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依达拉奉的制备方法,其为:在混合溶剂(醇类+水)中,将苯肼与乙酰乙酸乙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备依达拉奉,然后降至一定温度,析晶,过滤,直接得到依达拉奉粗品。本发明以苯肼与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混合溶剂中催化剂作用下,制备高收率和纯度的依达拉奉,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控,能耗低,后处理容易,适宜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依达拉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依达拉奉(Edaravone,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是由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研制开发的脑保护剂,于2001年6月1日在日本上市。该药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清除脑部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2015年6月,日本批准了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随后依拉达奉在韩国也很快获批。2017年5月FDA批准依达拉奉用于ALS治疗,其作用机理为清除ROS,阻断ALS患者氧化应激通路。而氧化应激是ALS发病机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动物实验及临床II期、III期试验表明,依达拉奉可减轻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减少3-NT和SOD1沉积,减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
文献报道的依达拉奉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两种:(1)苯肼与丁酮酰胺(全国原料药工艺汇编,1980,737-739)在水中于50℃进行缩合反应,收率97%,但丁酮酰胺不易得;(2)苯肼与乙酰乙酸乙酯直接反应或者在水、乙醇或乙酸中反应得到:(a)二者直接反应剧烈,反应温度不易控制,产生的杂质较多,后续需大量的溶剂进行重结晶处理(CN 103588709);(b)在乙醇中反应,反应完毕需要低温析晶或者减压蒸除溶剂,然后再萃取等,操作繁琐,样品纯度和收率不稳定(US4857542);(c)在乙酸中反应温度较高,后续需要减压蒸除乙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WO2006//71730),操作复杂繁琐,另外乙酸沸点较高,酸性较强,采用该工艺能耗较高及设备腐蚀,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高产率及高纯度的依达拉奉合成工艺。
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加入到含有混合溶剂的容器中,然后加入催化剂,降至0-20℃。
将苯肼缓慢滴加入上述溶液,控制反应温度0-20℃,滴毕,升至50-100℃;反应1-8小时,停止加热。
将上述反应液降温至0-30℃,继续搅拌1-5小时,停止搅拌,过滤,干燥,得类白色结晶状粉末固体。
本发明与现有的依达拉奉合成方法相比,因为采用混合溶剂及适量催化剂,提高了收率(80%以上),且原料便宜易得;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纯度达到99%以上)。因此,使用本发明制备依达拉奉,低成本、高产率、高纯度、低能耗,无三废,解决了目前依达拉奉合成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验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氮气保护下,将13g乙酰乙酸乙酯与0.6乙酸溶于54ml乙醇和水(1:1.5)的混合溶剂中,降至0℃,向其中缓慢滴加10.8g苯肼,控制反应温度在0-15℃,滴毕,升温至50℃,反应8小时,停止加热,降温至30℃,继续搅拌4小时,过滤,干燥,得14.8g类白色粉末,收率85%。
氦气保护下,将26g乙酰乙酸乙酯与6g乙酸溶于216ml甲醇和水(1:10)的混合溶剂中,降至10℃,向其中缓慢滴加21.6g苯肼,控制反应温度在10-20℃,滴毕,升温至70℃,反应5小时,停止加热,降温至20℃,继续搅拌1小时,过滤,干燥,得31.32g类白色粉末,收率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