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品上下料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8884.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瑞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B65G59/06;B65G47/64;B65G5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盘 空载 盘升降机构 输送机构 满载盘 盘输送机构 上下料设备 上下叠加 生产效率 输送皮带 上下料 堆垛 托起 小车 | ||
一种产品上下料设备,包括满载盘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满载盘输送机构下方的空载盘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满载盘输送机构旁侧的载盘升降机构。AGV小车将一叠载盘搬送到满载盘输送机构,一叠载盘中最底部的载盘传送到载盘升降机构,其余载盘被托起,最底部载盘上的物料被用尽后,载盘升降机构下降载盘,载盘升降机构上的输送皮带将空载盘传送到空载盘输送机构,空载盘输送机构以上下叠加的方式堆垛空载盘,由AVG小车搬送到指定位置。本方案全自动完成物料产品的上下料,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产品上下料。
背景技术
生产线,用于加工、装配产品,待加工、装配的零部件需上料至生产线。按传统的人工方式上料,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导致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提高产品零部件的上料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品上下料设备,包括满载盘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满载盘输送机构下方的空载盘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满载盘输送机构旁侧的载盘升降机构;所述满载盘输送机构包括满载输送皮带和位于所述满载输送皮带上方的满载拆垛气缸组件;所述空载盘输送机构包括空载输送皮带和位于所述空载输送皮带上方的空载拆垛气缸组件;所述载盘升降机构包括载盘输送皮带和驱动所述载盘输送皮带升降的升降气缸。
按上述技术方案,AGV小车将一叠载盘(每一载盘满载产品)搬送到满载输送皮带,一叠载盘中最底部的载盘留在满载输送皮带上,其他载盘被满载拆垛气缸组件托起,满载输送皮带将上述留在满载输送皮带上的载盘传送到载盘输送皮带上,当载盘输送皮带上载盘中的物料被用尽后,升降气缸下降,将载盘输送皮带降至下工位,载盘输送皮带将空载盘传送到空载输送皮带上,空载拆垛气缸组件将传送过来的空载盘顶起,等待下一个空载盘;当空载盘堆积到规定个数后,再由AVG小车将其搬送到指定位置。
满载输送皮带卡设在满载支撑条的直线凹槽内,满载支撑条直线凹槽的深度小于满载输送皮带的厚度;满载支撑条的边侧设有满载限位条,满载支撑条的横截面呈L形。按上述说明,满载输送皮带在满载支撑条的直线凹槽中传动,满载输送皮带的顶面支撑载盘。满载支撑条上直线凹槽的设置,不仅对满载输送皮带起到了导向作用,而且,提高了载盘在满载输送皮带上传动的稳定性。所述满载限位条对满载输送皮带上的载盘左右位置进行限制。
满载盘输送机构包括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满载支撑条、以一对一方式卡设在一对满载支撑条直线凹槽中的一对满载输送皮带、通过第一满载传动轴连接的第一组满载带轮、通过第二满载传动轴连接的第二组满载带轮,第一组满载带轮位于一对满载支撑条的前端处,第二组满载带轮位于一对满载支撑条的后端处;一对满载输送皮带的前端配合在第一组满载带轮上,一对满载输送皮带的后端配合在第二组满载带轮上,第一满载传动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按上述说明,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满载传动轴驱动第一组满载带轮同步旋转,第一组满载带轮驱动一对满载输送皮带同步传动。
满载盘输送机构的前端处设有满载限位气缸,满载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L形的满载限位块。按上述说明,满载限位气缸驱动满载限位块上升,满载限位块阻挡在满载输送皮带上传动的载盘,达到定位载盘的目的。
所述满载拆垛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满载升降气缸和安装在第一满载升降气缸活塞上的第一满载直线气缸、第二满载升降气缸和安装在第二满载升降气缸活塞上的第二满载直线气缸、安装在第一满载直线气缸上的第一满载托块和安装在第二满载直线气缸上的第二满载托块。按上述说明,第一满载直线气缸和第二满载直线气缸驱动第一满载托块和第二满载托块相向动作,托住载盘,之后,第一满载升降气缸和第二满载升降气缸驱动载盘上升。
空载输送皮带卡设在空载支撑条的直线凹槽内,空载支撑条直线凹槽的深度小于空载输送皮带的厚度。空载支撑条的边侧设有空载限位条,空载支撑条的横截面呈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瑞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瑞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88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存拣机的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降温辊筒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