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叶、黄、茹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56857.7 申请日: 2017-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9924324A 公开(公告)日: 2019-06-25
发明(设计)人: 李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 李新华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竹叶 通用设备 制作工艺 发酵液 蒸气法 置入 叶片 竹黄 叶片自然 纯净水 清香味 竹叶茶 卷曲 蜂蜜 炒锅 炒制 出锅 粗粉 叶切 蒸器 竹茹 酿造 溢出 备用 发酵 冷却 取出
【说明书】:

一种竹叶、黄、茹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选用当年新竹叶,进行整理后,将叶切成1cm长的叶片,与竹黄、竹茹粉碎成粗粉,用蜂蜜进行搅拌,再置入通用设备蒸器中,加入纯净水,用通用设备蒸气法,蒸40min至熟透,置入发酵罐中,酿造72h,获综合发酵液备用;另取鲜竹叶片,用蒸气法蒸5min,再将其蒸好后的竹叶入炒锅中进行炒制,炒至叶片自然卷曲,有清香味溢出即出锅;最后用综合发酵液和炒制成的竹叶茶进行充分搅拌干燥后,取出,冷却,整理,即成。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竹叶、黄、茹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用竹叶当茶饮,已有相当历史。因其叶质韧难易浸泡,其营养成分不易渗出,所以茶客多采用沸水冲泡,或熬制饮用,有时还将其与粥同煮食用。民间常有采用熬竹叶炖鸡蛋食用祛心火,止牙痛,效果极佳。竹叶在中国食用、药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味甘寒,无毒”、“去烦热,利小便,清心。”现代研究证明其含有大量的黄酮、内酯、多糖、叶绿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是理想的纯天然营养饮品食材之一。竹叶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和血胆固醇、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等功效。经检索至今尚未有对永宁淡竹叶深加工的文献记载。由于传统的饮用比较落后,沸水浸泡,只能浸出十分之三的有效成分,连续浸泡不可能都用沸水,所以多半营养被浪费;而熬制饮用又比较麻烦,且也存在破坏某些维生素和有益成分、口感也差的弊端,经反复试验和研究,已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竹叶青茶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叶、黄、茹茶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a、选用农历五月中旬前,于雨后的清晨采摘的叶色翠绿、无病虫害的当年新竹叶,进行整理后,将叶切成1cm长的叶片,要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进行冷水清洗后,捞出滤干,取鲜竹叶片20-55%、竹黄15-35%、竹茹20-27%进行粉碎成粗粉,与蜂蜜3-15%进行搅拌,再置入通用设备蒸器中,加入纯净水,以淹住原料为准,使其充分吸收水分,再用通用设备蒸气法,蒸40min至熟透,然后起出置入发酵罐中,待冷却至30℃,加入发酵酶制剂10%,让其充分发酵糖化,温控在28℃密封酿造72h,然后通过压榨、过滤,获综合发酵液备用;b、另取a步骤获得的鲜竹叶片,入通用蒸气设备中,用蒸气法蒸5min,竹叶铺设不宜太厚,以5cm厚为宜,蒸制时间不宜过长,时间长影响茶色及破坏营养成分;然后将竹叶起出迅速分叶冷却,凉干,切忌堆捂;再将其蒸好后的竹叶入炒锅中进行炒制,温度控制在100-120℃,不断迅速翻动,炒至叶片自然卷曲,含水量在3-4%,有清香味溢出即出锅;c、取a步骤获得的综合发酵液15-30%,b步骤获得的炒制成的竹叶茶70-85%,在不锈钢搅拌器中进行充分搅拌20min,再入50℃低温干燥箱中干燥后,取出,冷却,整理,装袋即成。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竹叶:甘、淡寒,归心、肺、胃经。清热除烦、生律、利尿。用于热病烦热口渴。竹叶能清心除烦,生津、用于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及小儿惊热诸证。本品能清心火,并可宁神定惊。用于热淋病,本品有清心、利尿作用。《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本草正义》:“退虚热烦燥不眠,止烦喝,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哭 。”竹黄:甘寒,归心、肝、胆经。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证。本品有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之功。《开宝本草》:“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本草纲目》:“竹黄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害。”《本草汇言》:“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竹茹:甘,微寒、归肺、胃、胆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竹茹善清胃热,止呕吐。《别录》:“治呕,寒热吐血,崩中。”《本经逢原》:“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喝,胃虚呕逆之要药。”蜂蜜:含有乙酰胆碱,VA、D、E等,主要用于提高记忆力,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用于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脘腹作痛,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此方中不但用于调和性味,使其不易过寒,还用于调节茶叶口感风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华,未经李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6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