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舱门应急解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0331.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7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么亮;赵服科;姬彬艳;钟顺东;赵嘉俊;李浩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14 | 分类号: | B64C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舱门 应急 解锁 装置 | ||
一种舱门应急解锁装置,主要包括锁环支座4、锁环6、拔销器10,锁环支座4设置有双耳,双耳中间设置有通孔,通孔两侧还设有销孔,锁环支座4固定装配在运动机构中需锁定的运动构件上,作为装置的锁定和释放的部分,锁环6装配在锁环支座4的双耳中,通过紧固件固定,锁环6两侧设有止动块5以限制锁环6轴向转动;拔销器10通过法兰盘以螺纹形式连接在锁环支座4上,拔销器10的可伸缩销轴穿过锁环6的通孔;在锁壳体上设置有挡块以阻止应急解锁时锁环6从锁勾12中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舱门应急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舱门锁机构是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中是常见的机构,用于锁定和释放运动机构中的运动构件。锁机构不能正常打开时会导致航空航天器等设备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在锁机构上增加应急解锁装置是保证任务成功的重要备份。
目前机构中常见的应急解锁结构原理是使用爆炸螺栓连接锁环支座,在应急解锁时引爆爆炸螺栓,破坏锁钩或锁环支座,从而实现锁打不开时机构打开的功能。这种方法会破坏原有的结构,应急解锁后导致原有结构不可逆的损伤,每次应急解锁后都需要更换和维修原有结构,并且解锁后爆炸物四散影响运动构件,这些构件在舱门打开后,有可能损伤机体甚至发动机,造成严重的后果;且爆炸螺栓需安装多颗才能固定锁座,对空间要求高。因此需要一种节省空间、解锁不破坏结构、解锁不掉落零件的应急解锁结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解决飞机舱门结构故障或者舱门锁故障导致舱门不能打开的问题,提出一种舱门应急解锁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舱门应急解锁装置,主要包括锁环支座4、锁环6、拔销器10,锁环支座4设置有双耳,双耳中间设置有通孔,通孔两侧还设有销孔,锁环支座4固定装配在运动机构中需锁定的运动构件上,作为装置的锁定和释放的部分,锁环6装配在锁环支座4的双耳中,通过紧固件固定,锁环6两侧设有止动块5以限制锁环6轴向转动;拔销器10通过法兰盘以螺纹形式连接在锁环支座4上,拔销器10的可伸缩销轴穿过锁环6的通孔;在锁壳体上设置有挡块以阻止应急解锁时锁环6从锁勾12中脱落;
所述紧固件由开口销1、螺母2、垫圈3、螺栓9组成,作为紧固件组合将法兰盘8、保险垫片7和止动块5固定在锁环支座4上,拔销器10和法兰盘8通过螺纹进行装配。
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起落架舱门锁发生故障打不开,舱门不能正常打开,进而起落架不能正常放下而导致的机毁人亡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件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拔销器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锁紧状态示意图;
编号说明:开口销1、螺母2、垫圈3、锁环支座4,止动块5,锁环6,保险垫片7,法兰盘8,螺栓9,拔销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锁环支座4通过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装配在运动机构中需锁定的运动构件上,作为锁的锁定和释放的部分。开口销1、螺母2、垫圈3、螺栓9作为紧固件组合将法兰盘8、保险垫片7和止动块5固定在锁环支座4上,拔销器10和法兰盘8通过螺纹进行装配,锁环6由两个止动块5和拔销器10装配在锁环支座4上,优选的,拔销器10采用电控驱动形式。
图2是应急解锁结构的立体装配图,应急解锁结构装配后体积没有占用太多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0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