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3876.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6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周云峰;吴益;郭建华;周国强;张小龙;王利保;唐喜国;徐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无缝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24 | 分类号: | B21C1/24;B21C1/28;B21C1/30;B21C1/3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拉管 牵引 小车 | ||
1.一种无缝管拉管牵引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床床体(1),在该机床床体(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构成有一床体左导轨(11),而在机床床体(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构成有一床体右导轨(12),位于床体左、右导轨(11、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牵引大链条腔(13);一由小车底盘(21)、一小车左墙板(22)和一小车右墙板(23)组成的拉管牵引小车(2),小车底盘(21)移动地支承于所述床体左导轨(11)以及床体右导轨(12)上,并且在小车底盘(21)的左侧以及右侧边缘部位的下部各固定有一对导向轮轴座(211),在一对导向轮轴座(211)上各设置有一导向轮(2111),位于小车底盘(21)的左侧的一对导向轮轴座(211)上的导向轮(2111)与所述床体左导轨(11)的床体左导轨左侧面构成滚动副,而位于小车底盘(21)的右侧的一对导向轮轴座(211)上的导向轮(2111)与所述床体右导轨(12)的床体右导轨右侧面构成滚动副,在小车底盘(21)的左侧以及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一对导向轮轴座(211)之间的位置各固定有一小车回程牵引板(212),小车左墙板(22)与小车底盘(21)的长度方向的左侧上部固定,而小车右墙板(23)与小车底盘(2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上部固定并且与小车左墙板(22)相对应;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和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以自左向右间隔分布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小车底盘(21)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的数量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的后侧的位置以间隔状态设置在所述小车左、右墙板(22、23)之间;一组拨钳板机构(5),该组拨钳板机构(5)的数量同样与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的数量相等并且在对应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之间的位置同时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以及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连接;一挂钩控制机构(6),该挂钩控制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小车底盘(21)的后端;一挂钩(7),该挂钩(7)的前端与所述的挂钩控制机构(6)铰接,而挂钩(7)的后端构成为上下摆动的自由端并且探出所述牵引大链条腔(13)的后端;在所述的拉管牵引小车(2)的小车底盘(21)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以并行于小车底盘(21)的短边方向的状态固定有一钳体导板(24),在该钳体导板(24)上自左向右间隔开设有数量与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的数量相等的钳瓣导滑腔(241);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机构(3)各包括左钳瓣(31)、右钳瓣(32)、左钳瓣钳口板(33)、右钳瓣钳口板(34)、钳瓣上导板(35)、钳瓣下导板(36)和钳口板回复装置(37),钳瓣下导板(36)通过钳瓣下导板固定螺钉(361)与所述钳瓣导滑腔(241)的底部固定,左钳瓣(31)与右钳瓣(32)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设置在钳瓣导滑腔(241)内并且该左钳瓣(31)以及右钳瓣(32)的底部与钳瓣下导板(36)滑动配合,而上部与钳瓣上导板(35)滑动配合,左钳瓣钳口板(33)与左钳瓣(31)的前端朝向右钳瓣(32)的一侧嵌配,右钳瓣钳口板(34)与右钳瓣(32)的前端朝向左钳瓣(31)的一侧嵌配并且该右钳瓣钳口板(34)与左钳瓣钳口板(33)相对应,钳瓣上导板(35)在对应于所述钳瓣导滑腔(241)的上部的位置与钳口板回复装置(37)的底部固定,钳口板回复装置(37)在对应于钳瓣导滑腔(241)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钳体导板(24)固定,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在对应于所述钳口板回复装置(37)的后侧的位置并且以腾空于所述小车底盘(21)的上方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床体左导轨(11)与床体右导轨(12)的上部之间;所述的一组拨钳板机构(5)与所述的钳口板回复装置(37)的上部连接;所述的挂钩控制机构(6)在对应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的后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小车底盘(21)的后端的居中位置;在所述挂钩(7)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滚轮配合台阶槽(71),而在挂钩(7)的后端构成有一大链条链片连接轴钩头(72),所述的挂钩控制机构(6)与滚轮配合台阶槽(71)相配合或解除配合,所述大链条链片连接轴钩头(72)与用于牵引小车底盘(21)的并且对应于所述牵引大链条腔(13)设置的牵引大链条(8)的大链条链片连接轴(81)钩合或解除钩合;在所述小车左墙板(22)的后端上部开设有一左墙板挂钩轴让位腔(221),而在所述的小车右墙板(23)的后端上部并且在对应于左墙板挂钩轴让位腔(221)的位置开设有右墙板挂钩轴让位腔(231);所述的钳口板回复装置(37)包括弹簧箱固定板(371)、弹簧箱(372)、钳口板回位弹簧(373)和推杆(374),弹簧箱固定板(371)在对应于所述钳瓣导滑腔(241)的上部的位置通过弹簧箱固定板螺钉(3711)与所述钳体导板(24)固定,弹簧箱(372)固定在弹簧箱固定板(371)朝向上的一侧,该弹簧箱(372)配有一箱盖(3722),钳口板回位弹簧(373)设置在弹簧箱(372)的弹簧箱腔(3721)内,推杆(374)的前端位于弹簧箱腔(3721)内并且构成有一推杆限位凸缘(3741),而推杆(374)的后端探出弹簧箱腔(3721),所述钳口板回位弹簧(373)的前端支承在弹簧箱(372)的弹簧箱前箱壁朝向弹簧箱腔(3721)的一侧,而钳口板回位弹簧(373)的后端支承在推杆(374)的前端;所述的钳瓣上导板(35)在对应于所述钳瓣导滑腔(241)的上方的位置通过钳口上导板固定螺钉(351)与弹簧箱固定板(371)朝向钳瓣导滑腔(241)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的左钳瓣(31)的后端构成有一左钳瓣拨钳板槽(312),而在所述的右钳瓣(32)的后端构成有一右钳瓣拨钳板槽(322);所述的一组拨钳板机构(5)与所述左钳瓣拨钳板槽(312)以及右钳瓣拨钳板槽(322)相配合并且还与所述箱盖(3722)连接;在所述的小车左墙板(22)与所述的小车右墙板(23)之间的上部固定有作用缸支座固定板(25),该作用缸支座固定板(25)对应于所述弹簧箱(372)的后侧并且以腾空状态对应于所述小车底盘(21)的上方,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的作用缸支座固定板(25)上;所述的挂钩控制机构(6)与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中的位于中间的一个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的后侧相对应;所述挂钩(7)的前端的所述滚轮配合台阶槽(71)的上表面是自左向右倾斜的,位于挂钩(7)的后端的与所述牵引大链条(8)的大链条链片连接轴(81)钩合或解除钩合的所述大链条链片连接轴钩头(72)的形状呈半圆形;所述的一组管坯端头夹放驱动机构(4)各包括作用缸前支座(41)、作用缸后支座(42)和作用缸(43),作用缸前、后支座(41、42)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固定在所述的作用缸支座固定板(25)上并且与所述弹簧箱(372)的后侧相对应,作用缸(43)固定在作用缸前、后支座(41、42)之间,该作用缸(43)的作用缸柱(431)伸展到作用缸前支座(41)的前侧并且与所述的推杆(374)相对应,作用缸(43)通过管路(432)与管路控制装置(9)连接,其中,在对应于作用缸前支座(41)与作用缸后支座(42)的上部之间固定有一作用缸支座连接板(44),在该作用缸支座连接板(44)上固定有一对连杆后铰接耳(441);在所述箱盖(3722)上固定有一对连杆前铰接耳(37221),该对连杆前铰接耳(37221)与一对连杆后铰接耳(441)相对应;与所述左钳瓣拨钳板槽(312)以及所述右钳瓣拨钳板槽(322)相配合的所述的一组拨钳板机构(5)连接在所述一对连杆前铰接耳(37221)与一对连杆后铰接耳(441)之间;在所述挂钩(7)的前端开设有一用于与所述挂钩控制机构(6)铰接的挂钩轴铰接孔(73);所述左钳瓣拨钳板槽(312)以及右钳瓣拨钳板槽(322)的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所述小车底盘(21)呈矩形的板状体构造;所述的管路控制装置(9)包括阀门(91)、撞头(92)和阀芯弹簧(93),阀门(91)固定在所述小车右墙板(23)的前端右侧,撞头(92)与阀门(91)的阀芯(911)的末端固定,阀芯弹簧(93)套置在阀芯(911)上,该阀芯弹簧(93)的一端支承在撞头(92)上,另一端支承在阀门(91)上,所述的管路(432)与阀门(91)连接;所述的作用缸(43)为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无缝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无缝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38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钢表面快速扫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铜管拉拔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