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耐热型明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3891.7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展牙;杨亚生;张建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鼎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9/06 | 分类号: | C08L89/06;C08L5/04;C08L5/08;C08K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耐热 明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明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耐热型明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自制明胶坯体为基体,改性海藻酸钠、自制甲壳素纳米纤维和硝酸银溶液作为补强剂,并辅以壳聚糖、京尼平和乙二胺等制备得到抗菌耐热型明胶,首先利用酸碱溶液对鱼皮处理得到自制明胶坯体,再利用高碘酸钠对海藻酸钠进行改性,利用甲壳素纳米纤维中的氢键与壳聚糖分子相互作用,有利于明胶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接着加入壳聚糖,形成的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扰乱细菌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利用硝酸银溶液对基体进行改性,实现持久抗菌,最后加入京尼平,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进一步提高明胶的力学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明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耐热型明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明胶作为动物胶原蛋白组织的提取物,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材料。明胶也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低卡保健食品,可以用来制作糖果添加剂、冷冻食品添加剂等。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抗原性、止血及促进组织愈合等性能,因此,明胶也被广泛利用到医药和化工产业中。我国的明胶资源储备丰富、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由于明胶良好的反应活性、成膜性、凝固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绿色环保性及可再生性等性能,使其近年来成为生物大分子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明胶来源于猪、牛的皮和骨,但由于对疯牛病、口蹄疫的恐慌以及宗教信仰等原因,哺乳动物明胶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研究发现,鱼明胶具有与哺乳动物明胶类似的凝胶性,可作为一种新型替代哺乳动物明胶的材料。
近年来,一些国家研究机构利用鱼类副产物中的鱼皮、鱼鳞、鱼骨提取明胶。但是,由于鱼类的生存环境温度低于哺乳动物,以鱼皮、鱼鳞为原料制备的明胶其凝胶性能和热稳定性相对较差,而且鱼类胶原蛋白较猪、牛皮胶原蛋白更易降解,因此采用这些方法生产的鱼类明胶包括凝胶性能等性质均不及猪、牛皮明胶,结果导致鱼类明胶产品在实际中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改善鱼明胶的功能特性方法很多,如静电法、酶法、化学法等。但静电法制备的鱼明胶性质不稳定,易出现相分离的现象;酶法并不能保证鱼明胶的凝胶强度和热学稳定性完全一致;化学法容易引入新的有害物质。
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性能问题的明胶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常见的明胶存在抗菌性差、力学性能差和热稳定性差,满足不了市场要求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抗菌耐热型明胶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耐热型明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称取10~12g海藻酸钠倒入带有24~32mL无水乙醇的烧杯中混合搅拌,得到自制悬浮液,再称取6~8g高碘酸钠倒入带有32~36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混合搅拌,得到自制溶液,将自制溶液加入到上述自制悬浮液中,在无光室温下混合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继续向反应液中加入反应液体积3%的乙二醇混合搅拌反应,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和无水乙醇混合搅拌,抽滤去除滤液,用无水乙醇洗涤滤渣,最后将洗涤后的滤渣放入表面皿中,将表面皿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改性海藻酸钠;
(2)称取0.4~0.6kg蟹壳倒入0.6~0.8L去离子水中浸泡,浸泡后置于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将蟹壳研磨粉碎后过120目筛,收集过筛蟹壳粉末,将过筛蟹壳粉末和盐酸混合置于烧杯中混合搅拌,搅拌后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得到酸化过筛蟹壳粉末,用去离子水洗涤酸化过筛蟹壳粉末,得到反应产物;
(3)将反应产物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置于烧杯中,继续保持转速混合搅拌,搅拌后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得到碱化过筛蟹壳粉末,再用去离子水洗涤碱化过筛蟹壳粉末,最后放入烘箱中干燥,得到自制甲壳素纳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鼎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鼎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3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