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3115.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张岩岭;林玉屏;邵东升;程干;王琪;于振中;李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哈工力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下肢 康复训练 悬吊 装置 | ||
1.一种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电机(2)、卷绳装置(3)、悬吊绳(8)、动态减重弹簧(9)、连接架(10)和长度补偿弹簧(11);所述电机(2)和卷绳装置(3)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所述电机(2)带动所述卷绳装置(3)的轴转动;
所述卷绳装置(3)包括出绳口(32)、卷筒(33)和壳体(34);所述卷筒(33)设在所述壳体(34)内,所述卷筒(33)转动连接在所述卷绳装置(3)的轴上;所述壳体(34)上设有两个出绳口(32),两根悬吊绳(8)同向缠绕在所述卷筒(33)上,分别从两个出绳口(32)的出口处穿出;两根悬吊绳(8)分别连接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的一端,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0)的两端;所述动态减重弹簧(9)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机构(1),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0)的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悬吊绳(8)分别经过若干滑轮(4)后连接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所述滑轮(4)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滑轮和若干水平设置的滑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上固定有水平滑轮轴,竖直设置的滑轮连接在水平滑轮轴上;所述支撑机构(1)上固定有直角固定件,所述直角固定件包括两块上下相对设置的直角固定板,两块直角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竖直滑轮轴,水平设置的滑轮连接在竖直滑轮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出绳口(32)的出口处分别固定有限位球(31),所述限位球(31)上开有适应所述悬吊绳(8)直径的通孔,所述悬吊绳(8)从通孔处穿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4)为圆柱体,所述卷筒(33)与所述壳体(34)同中心轴设在所述壳体(34)内,两个直线型出绳口(32)分别与所述壳体(34)相切设在所述壳体(34)的上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轴上连接有第一带轮(5),所述卷绳装置(3)的轴上连接有第二带轮(7),所述第一带轮(5)通过同步带(6)连接所述第二带轮(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采用底部开口的罩壳,所述电机(2)和卷绳装置(3)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1)的底板上,所述悬吊绳(8)从所述支撑机构(1)底部的开口穿出后连接所述长度补偿弹簧(11),所述动态减重弹簧(9)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机构(1)的顶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顶板上固定有吊钩,所述动态减重弹簧(9)的一端连接所述吊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包括两块条形连接板,两块条形连接板的两端之间和中部之间均连接有连接轴,两个长度补偿弹簧(11)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0)两端的连接轴上,所述动态减重弹簧(9)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架(10)中部的连接轴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悬吊减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绳(8)采用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哈工力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哈工力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31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腰部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康复治疗用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