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7396.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6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乔峰;赵杨坤;辛志强;马永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46/46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满<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气体 处理设备 输出端相连 干燥装置 输入口 列车 气体传输管路 车载设备 传输管路 过滤装置 使用寿命 水分比率 输出口 外部 元器件 滤除 预设 运维 测试 传输 增设 输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包括: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压缩气体的外输入口;与外输入口相连,用于传输压缩气体的传输管路;与气体传输管路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滤除压缩气体中含有的杂质的过滤装置和与其相连的用于降低含水量的干燥装置;与干燥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用于输出水分比率降低至预设比率的压缩气体的内输出口。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车载设备对输入的压缩气体进行处理,无需在外部增设压缩气体处理设备,减少测试和运维成本、延长各相关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上述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压缩气体使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在动车、高铁领域的不断发展,乘坐的人次和开设的车次也越来越多,因为人们都在追求着更加便利、更加快捷以及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出行方式,因此,如何在保证高铁、动车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便利、舒适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方向。
我们乘坐的高铁或动车,不仅设置有电子制动设备,也设置有备用的气动制动设备,既然是气动的制动设备,其使用的是具有一定气压的压缩气体。而在列车正式使用前,都需要经过各种测试,通常在列车正常行驶时,是利用车载空压机来进行气体的压缩,但在测试时出于其它设备的考虑,空压机的供电暂不正常,即在测试时空压机无法正常工作。
未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现有技术采用由外部供给具有一定气压的压缩气体,并将该压缩气体直接通入列车上某个气体传输管路中,往往由于通入的压缩气体的气体质量不达标,会对流经的气体传输管路或流经元器件造成不好的影响,而在外部增设气体处理设备的成本又过高。
所以,如何提供一种无需在外部增设气体处理设备、充分利用车载设备对输入的压缩气体进行处理的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该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通过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压缩气体的外输入口,先后经过过滤装置和干燥装置对输入的压缩气体进行处理,以使经过处理后的压缩气体符合预设气体质量要求和含水量低至预设比例。能够充分利用车载设备对输入的压缩气体进行处理,无需在外部增设压缩气体处理设备,减少测试和运维成本、延长各相关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上的压缩气体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该列车压缩气体处理设备包括:
外输入口,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压缩气体;
气体传输管路,与所述外输入口相连,用于传输所述压缩气体;
过滤装置,与所述气体传输管路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滤除所述压缩气体中含有的杂质,直至过滤后的压缩气体的质量达到预设气体质量要求;
干燥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干燥达到所述预设气体质量要求的压缩气体,直至干燥后的压缩气体的水分比率降低至预设比率;
内输出口,与所述干燥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用于输出水分比率降低至所述预设比率的压缩气体。
可选的,所述外输入口的输入端朝向斜上方,与水平面存在预设倾角。
可选的,所述外输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气体传输管路的输入端旋转连接,其输入端能够相对于所述气体传输管路的输入端旋转至朝向斜下方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具体包括:
过滤器,与所述气体传输管路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滤除所述压缩气体中含有的杂质;
气体质量检测器,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检测过滤后的压缩气体的质量是否达到预设气体质量要求,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并发送相应的导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7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脱硫工艺
- 下一篇:一种消除烟气白色尾迹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