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视场激光探测器精准捕获大视场范围内目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6393.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郝治国;王德爽;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8 | 分类号: | G01S7/48;G01S7/495;G01S17/50;G01S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065599***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场 激光 探测器 精准 捕获 范围内 目标 方法 | ||
1.一种小视场激光探测器精准捕获大视场范围内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导引头进行搜索时,每个搜索周期内,对每个瞬时视场检测并判断是否有可疑目标,若有可疑目标则记录可疑目标的测量信息;每个搜索周期结束时,根据当前搜索周期内所有瞬时视场的可疑目标测量信息与理论估计值的比较判断出最可能的目标,并进行快速锁定;
判断出最可能的目标具体通过下述方式确定:
首先,将当前搜索周期内每个瞬时视场检测到的可疑目标测量信息中的目标回波能量和框架角分别与对应的理论估计值进行比较,确定每个可疑目标的可信因子ρ;
然后,设置可信因子阈值ρ0,若所有的可信因子均小于ρ0,则认为当前搜索周期内无目标;否则,对于所有满足大于ρ0的可信因子中,找到其中最大值,即可判定对应瞬时视场的可疑目标为最可能目标;
可信因子阈值ρ0的确定是根据ρ的计算公式以及激光指示器、导弹挂装角度误差确定,具体ρ0=1-|βp|/(2αpc)-|βy|/(2αyc),其中,βp为俯仰角误差,βy为偏航角误差,框架角变化量:俯仰αpc、偏航αyc;
确定每个可疑目标的可信因子ρ的步骤:
首先,利用目标回波能量的测量值与理论估计值进行比较,确定可疑目标中的假目标;将假目标的可信因子置为0;
然后,将当前搜索周期内扣除假目标后剩余的可疑目标,利用其框架角测量值与框架角理论估计值的偏离程度设置可信因子ρ,具体设置原则为偏离程度越大,可信因子ρ就越小;
除假目标后剩余可疑目标的可信因子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ρ=1-|αp-αp0|/(2αpc)-|αy-αy0|/(2αyc);
其中,框架角变化量:俯仰αpc、偏航αyc;
框架角理论估计值:理论俯仰框架角αp0、理论偏航框架角αy0;
框架角测量值:俯仰框架角测量值αp、偏航框架角测量值α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视场激光探测器精准捕获大视场范围内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回波能量的测量值Ε在理论能量最大值Εmax、理论能量最小值Εmin范围之外时,该回波能量的测量值对应的可疑目标确定为假目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视场激光探测器精准捕获大视场范围内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理论能量最大值Εmax、理论能量最小值Εmin的确定首先根据理论计算公式确定初始的能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然后根据针对小视场激光探测器的挂飞试验获取的能量测试数据进行修正,具体修正方法为理论能量值与能量测量值进行加权平均,理论能量值和能量测量值的权重各占50%;
其中,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R是探测器接收到的目标返回的能量,ET是激光器发射的激光能量,AT是目标截面积,AC是探测器接收孔径面积,ρ是目标的平均反射率,η是包括大气影响的光束单程传输系数,ΩT为发射光束的发散角,ΩR为返回光束的发散角,R是探测器到目标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视场激光探测器精准捕获大视场范围内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保证策略搜索时无遗漏,每相邻两个瞬时视场之间有框架角重叠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视场激光探测器精准捕获大视场范围内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搜索策略没有限制,常用搜索策略为矩形搜索、圆形搜索、螺旋形搜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63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