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2555.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友;玉野笃央;矢野寿行;菅聪一郎;西村悠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04 | 分类号: | F01L1/04;F01L1/047;F01L1/34;F01L13/00;F01M9/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轴 轴套 内周 外周 可变气门机构 凸轮单元 花键齿 接合部 通孔 发动机 啮合 供应润滑油 缩回 锁止部 位置处 外部 | ||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机构,该可变气门机构包括凸轮轴和凸轮单元。被设置在凸轮单元的轴套的内周处的内部花键齿与被设置在凸轮轴的外周处的外部花键齿啮合。接合部被设置在轴套的内周和凸轮轴的外周中的一个处,并且被构造成朝向轴套的内周和凸轮轴的外周中的另一个以能够缩回的方式突出。锁止部被设置在轴套的内周和凸轮轴的外周中的另一个处。轴套具有通孔,该通孔被设置在周向方向上与接合部相同的位置处,以向轴套的内周供应润滑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发动机的气门致动系统中使用的可变气门机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凸轮切换可变气门机构,该凸轮切换可变气门机构被构造成导致被装配在凸轮轴上的凸轮单元在轴向方向(此后,还称作凸轮轴向方向)上滑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作为可变气门机构的凸轮切换可变气门机构,该可变气门机构能够改变发动机的每个进气门的提升特性,例如如在公开的PCT申请No.2011-524482(JP-A-2011-524482)的日文翻译中描述的。在凸轮切换可变气门机构中,包括多个凸轮的凸轮架(此后,称作凸轮单元)被装配在凸轮轴上。凸轮切换可变气门机构被构造成通过使凸轮架在轴向方向上滑动来设定凸轮中的任一个凸轮。在该示例中,通过凸轮中的任一个凸轮经由对应的摇臂来驱动发动机的每个气缸的每个进气门。
每个凸轮单元均被装配在吸气凸轮轴上并且被花键联接到吸气凸轮轴。每个凸轮单元均包括用于将凸轮单元定位在凸轮轴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处的机构(凹陷装置)。在该机构中,容纳在凸轮轴的外周处开口的盲孔中的凹陷球(接合部)被设置成能够朝向面对的凸轮单元的内周突出,并且被按压到所述两个位置对应地设置在凸轮单元的内周处的环形锁止沟槽中的任一个环形锁止沟槽中。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如果定位机构像现有示例的情形那样被设置在每个凸轮单元和凸轮轴之间,则机构的润滑是重要的。即,例如,在上述凹陷机构的情形中,每次凸轮单元滑动时,凹陷球从两个锁止沟槽中的任一个锁止沟槽滑出并且被装配到锁止沟槽中的另一个锁止沟槽中,故存在对于凹陷球和锁止沟槽的磨损的关心。
就此点而言,已知一种使用喷射管来将发动机油(润滑油)喷射到发动机的凸轮轴的结构。然而,如果如上所述凸轮单元被装配到凸轮轴上并且定位机构被设置在凸轮轴和每个凸轮单元之间,则除非设置用于积极地将发动机油供应到定位机构的结构,否则润滑可能不充分。还已知一种给油路被设置在凸轮轴本身中的结构;然而,利用如上所述的每个凸轮单元被装配在凸轮轴上的结构,凸轮轴相应地变窄。因此,如果试图将给油路设置在凸轮轴内部,则可能不能确保凸轮轴的强度。
考虑到该状况,本发明在上述凸轮切换可变气门机构中向设置在每个凸轮单元和凸轮轴之间的定位机构提供了稳定的润滑油供应。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可变气门机构。该可变气门机构包括凸轮轴和被装配在凸轮轴上的凸轮单元。凸轮单元包括多个凸轮。所述多个凸轮中的任一个凸轮被构造成通过使凸轮单元在轴向方向上滑动而被选择。被设置在凸轮单元的轴套的内周处的内部花键齿与被设置在凸轮轴的外周处的外部花键齿啮合。接合部被设置在轴套的内周和凸轮轴的外周中的一个处,接合部被构造成朝向轴套的内周和凸轮轴的外周中的另一个以能够缩回的方式突出。锁止部被设置在轴套的内周和凸轮轴的外周中的另一个处,锁止部被构造成将接合部锁止。轴套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被设置在周向方向上与接合部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处,所述通孔被构造成向轴套的内周供应被供应到轴套的外周的润滑油。
利用由此构造的可变气门机构,能够通过使被装配在凸轮轴上的凸轮单元在轴向方向上滑动来选择多个凸轮中的任一个凸轮。当使凸轮单元以该方式滑动时,被设置在轴套的内周和凸轮轴的外周中的一个处的接合部被设置在轴套的内周和凸轮轴的外周中的另一个处的锁止部锁止。因此,凸轮单元相对于凸轮轴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