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旋体潜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1849.8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3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左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立亮 |
主分类号: | B63G8/14 | 分类号: | B63G8/14;B63C11/5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33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旋 潜水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旋体潜水设备:包括外壳体、设置于外壳体内的内壳体以及设置于内外壳体之间的机械悬浮支撑机构,所述机械悬浮支撑机构包括若干个用于供内壳体相对外壳体回旋滑动的可制动轨道结构;所述内壳体与设置于外壳体外的主动力输出设备相连,外壳体上设置有呈环状排列的多个辅助动力输出设备。本发明通过机械悬浮支撑机构将内壳体支撑在外壳体内,内外壳体通过轨道在辅助动力输出设备配合下可相对滑动,且内壳体于轨道上可以制动,从而实现潜水设备快速的转向,避免现有潜水设备在转向时仅能通过大弧度动作缓慢实现,使得潜水设备具备更好的机动灵活性、隐蔽性,实际应用意义巨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下航行器,其上下运行动作低效,转向运行动作局限化,能量的利用率低,自身结构缺陷导致隐蔽性、生存能力低,技术落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旋体潜水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外壳体、设置于外壳体内的内壳体以及设置于内外壳体之间的机械悬浮支撑机构,所述机械悬浮支撑机构包括若干个用于供内壳体相对外壳体回旋滑动的可制动轨道结构;所述内壳体与设置于外壳体外的主动力输出设备相连,外壳体上设置有呈环状排列的多个辅助动力输出设备。
优选的,所述机械悬浮支撑机构具体包括多个沿外壳体的壁面固定的支撑管体,支撑管体上设置有多个呈线型排列的轴承组,不同支撑管体的多个高度位置处(例如多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的轴承组上设置有支撑轨道面,相同高度位置的支撑轨道面构成环状排列的可制动轨道,内壳体通过不同高度位置的多个可制动轨道可旋转的支撑于外壳体内。
优选的,潜水设备转向时,所述主动力输出设备停止,各辅助动力输出设备沿圆周切向推进,使内外壳体相对转动,外壳体转动到转向目标角度时辅助动力输出设备停止,同时,支撑管体上的轴承组经制动停止,使内壳体与外壳体停止相对转动,然后主动力输出设备启动,推动潜水设备前进或后退。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采用中部截面积大于两端截面积的空心回转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轴承组包括两个端面相对且内圈均与支撑管体相连的轴承。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体上的轴承组依次相连,位于支撑管体端部的轴承组与设置于外壳体上的制动设备相连。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内包括动力能量转换室,外壳体为腔体结构(由内外两层形成的夹层),腔体结构内设置有能量储存设备,支撑管体内设置有内外壳体能量输出接收线路。
优选的,所述能量储存设备为电池组。
优选的,所述主动力输出设备及辅助动力输出设备为推进方向可调(通过机械转向系统,例如汽车车轮转向驱动等)的螺旋推进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机械悬浮支撑机构将内壳体支撑在外壳体内,内外壳体通过轨道在辅助动力输出设备配合下可相对滑动,且内壳体于轨道上可以制动,从而实现潜水设备快速的转向,避免现有潜水设备在转向时仅能通过大弧度动作缓慢实现,使得潜水设备具备更好的机动灵活性、隐蔽性,实际应用意义巨大。
进一步的,通过采用多个高度位置处的轴承组支撑内壳体,使内壳体既可以相对于外壳体回旋,达到机械悬浮,同时,通过将轴承组的活动态改变为固定态,即可对内壳体进行制动,快速、精确的完成潜水设备方向调整和机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纵剖视图(不含外壳动力输出点和机械悬浮支撑机构);
图2为本发明的横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立亮,未经左立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1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麦克斯韦效应的水下航行器
- 下一篇:一种伞式可升降平移的水下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