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AN总线采样点测试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6697.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覃华强;彭杨;匡小军;王俏力;陈兴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50 | 分类号: | H04L43/50;H04L12/40;H04L43/08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an 总线 采样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CAN总线采样点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PC端的CANoe配置CAN接口设备;
B:通过PC端的CANStress配置CAN干扰仪;
C:通过CAN接口设备采集CAN总线报文及发送仿真报文,CAN接口设备采集CAN总线上每一时刻存在的报文,将所采集到的报文信息传输至PC端,PC端通过CANoe的Trace界面显示总线报文信息;
D:通过CAN干扰仪进行干扰,使所述仿真报文的RTR位的指定位置的显性电平变成隐性电平,得出测试数据;
E:通过所述测试数据计算出采样点位置;
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
D1:在CANStress的Disturbance界面上将Disturbance sequence中填充为“uuuuuuuuuuuuuuu1”,启动CANoe发送仿真报文,然后启动CAN干扰仪进行干扰;
D2:若所述CANoe的Trace界面中未检测到错误帧,则依次停止CAN干扰仪和CANoe,将CANStress的Disturbance界面中Disturbance sequence中的“1”向前挪动一位,既“uuuuuuuuuuuuuu1u”, 启动CANoe发送仿真报文,然后启动CAN干扰仪进行干扰,以此类推直至Disturbance sequence中填充变为“1uuuuuuuuuuuuuuu”;
D3:若所述CANoe的Trace界面中检测到错误帧,CAN干扰仪干扰结束后,依次停止CAN干扰仪和CANoe,分析CANoe的Trace界面的数据并记录,同时记录此时Disturbance sequence中1所在的位置,继续将CANStress的Disturbance界面中的Disturbance sequence中1的位置向左移一位,继续启动CANoe和CAN干扰仪,进行测试,直至停止测试;
D4:分析每次干扰后所记录的数据,若数据中出现20簇连续的20个错误帧或连续性错误帧且错误帧的数量最多时,则可判断此时CAN总线干扰仪干扰RTR位时的采样点位置为被测CAN节点的采样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1:在CANoe上设置CAN接口设备对应通道的采样点为50%;
A2:在CANoe的仿真界面建立与所述CAN接口设备对接的仿真节点;
A3:在所述仿真节点中配置一帧仿真报文;
A4:所述仿真报文的ID为0x555;
A5:所述仿真报文的DLC为5;
A6:所述仿真报文的数据场的每个字节数据均为0x55;
A7:所述仿真报文的周期为10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设定CANStress采样点为50%;
B2:在CANStress的Bit field trigger界面上设定CAN干扰仪干扰的报文ID为0x555;
B3:在CANStress的Bit field trigger界面上设定CAN干扰仪干扰所述报文的RTR位;
B4:在CANStress的Disturbance界面上设定干扰模式为:有限次干扰;
B5:在CANStress的Disturbance界面上设定干扰方式为:干扰20次,每次干扰20帧;
B6:在CANStress的Disturbance界面上设定每次干扰的时间间隔为500ms;
B7:在CANStress的Disturbance界面上设定参数选择为“BTL cycle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采样点位置:记录的所有数据中出现20簇连续的20个错误帧或连续性错误帧且错误帧的数量最多时,记录下的Disturbancesequence中1所在的位置,计算采样点位置:SP =最严重错误帧状态下的Disturbancesequence中1所在的位置/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66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