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催化工艺制备(S)-(4-氯苯基)-2-吡啶甲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3207.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竺伟;包蕾;胡集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7/12 | 分类号: | C12P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催化 工艺 制备 氯苯 吡啶 甲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酶法制备手性醇,属于基因工程技术用于制备医药中间体的领域。一种生物催化工艺制备(S)‑(4‑氯苯基)‑2‑吡啶甲醇的方法,(4‑氯苯基)(2‑吡啶基)甲酮在酮还原酶催化作用下,转化为(S)‑(4‑氯苯基)‑2‑吡啶甲醇。该方法通过筛选出特定氨基酸序列的酮还原酶用于催化制备(S)‑(4‑氯苯基)‑2‑吡啶甲醇,实现底物99%以上的转化率,所制备的产物ee值不低于99.5%,且反应的底物浓度最高接近330g/L,具备工业放大生产的价值。该反应能够使得底物完全、高效的转化成为目标产物,并且所制备的产物分离提纯简单,后处理成本低,整个工艺流程环境友好度高,原子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间体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催化工艺制备(S)-(4-氯苯基)-2-吡啶甲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磺酸贝托斯汀是日本田边(Tanabe Seiyaku) 公司和日本宇部(UBEIndustries) 公司联合开发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是非镇静类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具有抗过敏、止痒的效果,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至外周组织,因此对缓解鼻粘膜的炎症反应,即鼻塞,较现有的药物有效;且苯磺酸贝托斯汀很少进入脑内,无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与抗组胺作用相分离,其它不良反应极小,并具有优良的药效学作用和临床效果,作用强度优于酮替芬、特非那定、西替立嗪、依匹那丁,临床应用前景广阔。2002 年批准用于荨麻疹/瘙痒,由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公司在日本销售,商品名为Talion(坦亮)。苯磺贝托斯汀片已进口我国,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 湿疹性皮炎、痒疹、皮肤瘙痒症)。其化学名为(+)-(S)-4-[4-[(4-氯代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 哌啶子基]丁酸一苯磺酸盐,有效成份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式I
贝托斯汀最早在日本专利JP1990025465中以一对对映异构体的外消旋体公开报道,但后续研究发现S-构型的贝托斯汀比R构型药效高毒性小,因而S-构型贝托斯汀逐步取代外消旋体进入市场。目前公布的手性贝托斯汀的多条合成路线,大多收率偏低,成本高。
譬如 JP1998237070和JP2000198784报道了贝托斯汀的制备路线,该路线先拆分消旋体化合物得到4-[( S )-( 4-氯苯基)-2-吡啶基甲氧基]-1-哌啶,然后再与溴丁酸乙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贝托斯汀乙酯,再水解后得到贝托斯汀化合物。该路线由于需先制备结构复杂的中间体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复杂且成本高,严重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CN1242013A所公开的工艺路线为,采用拆分剂对2-[( 4-氯苯基)( 4-哌啶基氧基)甲基]吡啶进行拆分得到S-2-[( 4-氯苯基)( 4-哌啶基氧基)甲基]吡啶N-乙酰基-L-苯丙氨酸盐,然后通过与4-溴代丁酸乙酯反应得到S-4-[( 4-氯苯基)( 2-吡啶基甲氧基)哌啶子基]丁酸乙酯,再经水解和成盐反应得到苯磺酸贝托斯汀,最后三步连续的耦合反应、水解反应和成盐反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溶剂,分别需析晶干燥,整体工艺时间长,操作繁琐,收率也低。
专利CN102675283A,CN103121966A公开了一种用(S)-(4- 氯苯基)-( 吡啶-2-基)- 甲醇具备光学活性的化合物直接合成贝托斯汀,使得贝托斯汀原料药的合成收率有了本质的提高。合成路线如式II:
式II
根据式II可知,(S)-(4- 氯苯基)-( 吡啶-2- 基)- 甲醇是制备光学活性的贝托斯汀的关键中间体。目前共检索到以下几种合成方法可用于制备该手性化合物:
申请号为201110369002.4的中国专利采用BINAL-H还原4-氯苯基-(吡啶-2-基)-甲酮得到R或S构型的(4-氯苯基)-(吡啶-2-基)-甲醇,光学纯度达到80~95.7%不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3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