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组共挤淋膜设备、其应用以及淋膜胶带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9377.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冠众诚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30 | 分类号: | B29C41/30;B29C41/34;B29C41/46;B29C4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吕露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淋膜设备 胶带 共挤 淋膜 制备 流延模具 分配器 淋膜产品 制造成本 工作台 基材 纱布 应用 塑料淋膜 多层 挤出 节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组共挤淋膜设备、其应用以及淋膜胶带的制备方法,涉及塑料淋膜领域。该多组共挤淋膜设备,其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于工作台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分配器、流延模具以及纱布基材,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分别与分配器连接,分配器与流延模具连接,流延模具位于纱布基材的上方。该多组共挤淋膜设备调节和添加容易,操作方便,能够达到3层共同挤效果。该多组共挤淋膜设备在制备淋膜产品中的应用,实现淋膜产品的制备中的多层共同挤出,节约了人工,降低了制造成本。该淋膜胶带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淋膜胶带的制造成本,提升淋膜胶带的稳定性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淋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组共挤淋膜设备、其应用以及淋膜胶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胶带制品行业尤其是淋膜的产品,老式单层螺杆机是前期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淋膜设备,它所生产淋膜布基是单一的挤出功能,在使用材料上受到设备的局限性,对pe材料要求很高只能添加纯粒子,不可否认前期的淋膜机技术已经很成熟,但它也有着无法避免的缺点,单螺杆的对材质熔融指数不同产生不均匀直接影响着品质问题、能耗高、间歇加工造成热量的损失,出来的产品必须要经过液态硅离型处理方可涂胶,经过对前期布基胶带市场的调研发现,所有的单组螺杆做的产品都面临一个着色不均匀的问题,膜的平整度不好导致局部脱膜的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组共挤淋膜设备,其能够分别加入不同的原料,并实现共同挤出,挤出效率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多组共挤淋膜设备的应用,尤其在制备淋膜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淋膜胶带的制备方法,其利用上述多组共挤淋膜设备,其操作简单,淋膜胶带色差小,产品品质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组共挤淋膜设备,其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于工作台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分配器、流延模具以及纱布基材,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分别与分配器连接,分配器与流延模具连接,流延模具位于纱布基材的上方。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案中,上述分配器内设置有第一挤出腔、第二挤出腔和第三挤出腔,第一挤出腔与第一螺杆连通,第二挤出腔与第二螺杆连通,第三挤出腔与第三螺杆连通。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内分别安装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换网器。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二螺杆位于第一螺杆和第三螺杆之间。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案中,上述流延模具与纱布基材的距离为10-15cm。
一种上述多组共挤淋膜设备在制备淋膜产品中的应用。
一种淋膜胶带的制备方法,向上述多组共挤淋膜设备的第一螺杆中加入第一PE颗粒和硅粉,向多组共挤淋膜设备的第二螺杆中加入回料再生材料,向多组共挤淋膜设备的第三螺杆中加入第二PE颗粒,
第一PE颗粒、硅粉、回料再生材料以及第二PE颗粒分别进入与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连通的分配器内形成待挤出物料;以及
分配器将待挤出物料分配至流延模具内共同挤出至纱布基材的表面。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一PE颗粒占待挤出物料的质量百分数为10-15%、硅粉占待挤出物料的质量百分数为2-4%、回料再生材料占待挤出物料的质量百分数为65-75%以及第二PE颗粒占待挤出物料的质量百分数为10-25%。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一螺杆的挤出温度为260-300℃,第二螺杆的挤出温度为200-240℃,第三螺杆的挤出温度为26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冠众诚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冠众诚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9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