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速带能量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3994.6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7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函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F01D15/10;E01F9/529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涂文诗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气罐 气缸 能量回收系统 导通连接 缓冲阀 活塞杆 减速带 上端 下端 活塞 充气装置 储气装置 发电装置 接触头 进气端 喷气嘴 蓄电池 活塞杆导向 复位弹簧 活塞导向 上端固定 出气端 单向阀 集气孔 发电机 导管 气轮 穿过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速带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充气装置、储气装置和发电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缸、活塞、活塞杆、复位弹簧和接触头,所述气缸上端中部设置活塞杆导向孔,所述气缸上端一侧设置气孔,所述气缸下端导通连接单向阀,所述活塞杆下端与所述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上端穿过所述活塞导向孔与所述接触头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储气装置包括储气罐和缓冲阀,所述储气罐左侧下方设置多个集气孔,所述储气罐右侧与所述缓冲阀进气端导通连接;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喷气嘴、发电机、气轮和蓄电池,所述喷气嘴进气端通过导管与所述缓冲阀出气端导通连接。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速带能量回收系统,可靠安装于路面下,安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带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能量回收是通过一定的设备将损耗的能量回收储存后转变为可利用的能量,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通常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入口、下行陡坡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减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使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汽车在行驶中既安全又起到缓冲减速目的,提高交通道口的安全。但减速带的设置也使得机动车减速的同时损失了一定的能量,因此,在路面上设置既能作为减速带使用,又能回收能量的系统装置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有的减速带能量回收系统多为设置于路面上的且大多采用气囊来压缩收集气体,稳定性差,回收效果不佳,没有设置可人为控制的控制阀等,这样通常会遭人为破坏且高温下气囊容易受热膨胀发生危险,后续维护成本高,不易控制流量。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既能稳定可靠的固定安装,又能高效回收利用能量,安全可靠的减速带能量回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研发出一种减速带能量回收系统,解决了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减速带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充气装置、储气装置和发电装置,
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缸、活塞、活塞杆、复位弹簧和接触头,所述气缸上端中部设置活塞杆导向孔,所述气缸上端一侧设置气孔,所述气缸下端导通连接单向阀,多个所述气缸并排布置于路面下的基坑内,所述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气缸内,所述活塞杆下端与所述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上端穿过所述活塞导向孔与所述接触头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缸内腔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所述活塞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储气装置包括储气罐和缓冲阀,所述储气罐左侧下方设置多个集气孔,所述储气罐右侧与所述缓冲阀进气端导通连接,多个所述集气孔通过导管与多个所述气缸下端的所述单向阀出气端导通连接;
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喷气嘴、发电机、气轮和蓄电池,所述喷气嘴进气端通过导管与所述缓冲阀出气端导通连接,所述气轮中部与所述发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气轮的工作面正对所述喷气嘴的出气端,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阀与所述集气孔之间还设置控制阀。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阀为电动阀或电磁阀。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储气装置固定支架和发电装置固定支架,所述储气装置固定支架上端设置与所述储气罐外径等大的半圆形支座,所述储气装置固定支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发电装置固定支架上端。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气罐放置于所述半圆形支座内,所述发电装置固定于所述发电装置固定支架内。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气嘴上套置气流罩。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触头为向上凸起的半圆形柱体。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接触头两端分别对齐接触组成长条半圆形减速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函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函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3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