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5016.5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亮;赵飞;陈玮;卫海浩;曾淼;徐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开元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36 | 分类号: | C07C209/36;C07C211/46;C07C21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苯胺类化合物 电子给体 反应收率 溶剂回收 醇溶液 还原剂 浓硫酸 浓盐酸 易分离 铁粉 催化剂 废渣 离子 浓缩 回收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使用铁粉作为还原剂,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原料容易获得,所述方法Fe是电子给体,在醇溶液中加入浓盐酸维持体系中Fe离子的存在,反应更迅速。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制备的过程较为简单,反应投入成本低,反应产生的废渣较易分离,通过回收滤液和浓缩的步骤结合,使得溶剂回收方法简单,同时反应产物纯净,反应收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胺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一类中间体,在医药化工、农药等领域有着多种应用,目前,苯胺类化合物主要由对应的硝基苯类化合物还原得到,其主要方法有:催化加氢还原法、电解还原法、化学还原法等。本发明所述的铁粉还原法有操作简单,产品收率高,溶剂回收方式简单等优点而被工业生产所关注。同时,此方法反应条件简单,产生的废渣、废水少,属于高效环保的生产工艺。
近年来,催化加氢的研究主要在于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对比上,中国专利20140624359.6公开了一种以Raney Ni为催化剂,在以氢气为氢源的条件下,在液相体系中加入金属盐从而催化硝基苯类化合物生成苯胺类化合物,但此方法收率不够高,需要压力反应容器,同时反应时间较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段的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苯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I所示的化合物与铁粉混合在醇类溶剂中,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加热回流并滴加浓盐酸,滴加完毕后继续回流反应,得到式II所示的苯胺类化合物;
其中,R为-Cl、-CF
优选的,式I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中,R取代基分别位于硝基和氨基的对位。
优选的,所述醇类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异丁醇或叔丁醇中的一种。
优选的,使用浓盐酸的质量浓度为30%-36%。
优选的,所述醇类溶剂的用量为反应底物物质的量18-26倍。
优选的,铁粉的目数为60-100,用量为反应底物物质的量3.5-4.5倍。
优选的,所述浓盐酸用量为反应底物物质的量1.2-1.5倍。
优选的,所述混合物加热回流并滴加盐酸具体为:
将所述混合物在60~80℃下加热进行第一次回流,并滴加浓盐酸,滴加完成后在70~82℃下加热进行第二次回流;
优选的,还包括:
在第二次回流结束后,将所述混合物降温至40~45℃;
将降温后的混合物过滤除去铁粉,滤饼用醇类溶剂洗涤,得到洗涤液;
将洗涤液和滤液合并,并进行浓缩、析出晶体并进行过滤、烘干,得到式II所示的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浓缩、析出晶体具体为:
所述洗涤液和滤液的混合液在-0.095mPa条件下减压浓缩;
浓缩得到的固体和水混合冷却至5~10℃,搅拌析晶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开元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开元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5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丹酚酸盐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邻苄基苯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