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钯盐催化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5459.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蔡桂鑫;吴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7/31 | 分类号: | C07C67/31;C07C69/732;C07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酚氧烯基醚类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钯盐催化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中以通式I所示化合物或雌酮与通式II所示丙烯酸酯,在钯盐为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为添加剂、在无机碱和氧气作用下,二氯甲烷溶剂形成的反应体系,通过偶联‑脱氢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所报道的方案,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原料廉价易得,使用氧气作为氧化剂,更为经济环保,有较高的官能团容忍性和立体选择性,可有效地得到多种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涉及钯盐催化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酚氧取代的丙烯酸酯为代表的烯基醚类化合物,不仅是有机和药物化学中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同时在功能材料、天然产物类似物和药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构建有效地sp2C-O键的合成方案对于有机和药物化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不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
(1)由三丁基锡取代的苯酚和丙炔酸乙酯在NEt3的存在下,加成得到E式的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产率为60-80%(参见Appl.Organometal.Chem.2007,21,373-376);或由苯酚和卤代的丙烯酸乙酯在CuI的存在下,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且产物的构型取决于卤代丙烯酸乙酯的构型,产率为84-98%(参见Org.Lett.2010,12,464-467和J.Org.Chem.2012,77,300-310)。
(2)以二芳基碘鎓盐和乙酰乙酸乙酯在CuI催化下反应合成酚氧烯基化产物,产率为56-98%(参见J.Org.Chem.2012,77,300-310);或以苯酚、酰氯和Wittig试剂在CuBr的催化下得到Z式构型的目标产物,产率为40-65%(参见New J.Chem.2015,39,1567-1569)。
(3)由2-磺酰烷基苯酚和丙二炔酯以金鸡纳碱衍生物为催化剂,低温反应得到E式的不对称酚氧烯基化产物,产率为57-79%(参见Angew.Chem.Int.Ed.2017,56,3689-3693)。
上述合成方法都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
1)以炔烃为产物的烯基部分母体,无法得到α位取代的酚氧烯基酯类化合物。
2)大部分烯烃或苯酚需要先活化,然后在碱或铜的催化下发生烯基化反应,反应过程较为繁琐复杂,同时也不高效,无原子和步骤经济性,且底物范围受到限制。
3)这些方法中有些使用了有毒金属试剂或是易水解试剂,加之有些反应的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使得它们的进一步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合成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的方法进行改进,获得一种合成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底物适应范围广,立体选择性高且更为经济环保的合成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钯盐催化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依据绿色化学和经济学原则,反应条件温和,利用钯盐催化的sp2C-O键偶联-脱氢反应合成一类结构新颖的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钯盐催化酚氧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将通式I所示化合物或雌酮,以及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和碳酸钾加入到反应管中,然后加入通式II所示化合物和有机溶剂,在氧气下偶联-脱氢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得通式III和IV所示化合物,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5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