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合金减渣剂及其在制备铅酸蓄电池板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7629.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廷猛;吴伟;陈建丰;仇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6 | 分类号: | C22C1/06;C22C1/03;C22C11/06;H01M4/73 |
代理公司: | 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自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渣剂 铅合金 铅酸蓄电池板栅 铅液 制备 板栅合金 钙铝合金 合金元素 铅液温度 氢氧化钠 原料熔化 铸造性能 煤渣 熔铅炉 软木粉 质量比 浇注 板栅 除渣 浮渣 木碳 铅粒 铅渣 锡锭 配制 应用 合金 配方 铸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合金减渣剂及其在制备铅酸蓄电池板栅中的应用。所述铅合金减渣剂,其组分包括软木粉、木碳、氢氧化钠、煤渣,上述组分的质量比为10‑12:10:1:20。所述铅酸蓄电池板栅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照板栅合金配方往熔铅炉中依次加入铅粒、钙铝合金及锡锭,使各原料熔化得到铅液;(2)将铅液温度控制在510‑560℃,再往铅液中加入所述的铅合金减渣剂,搅拌后清除浮渣;(3)利用除渣后的铅液浇注铅酸蓄电池板栅。本发明提供的铅合金减渣剂配制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大幅减少铅渣的生成,减少合金元素的损耗,提高铅与其他合金成分的一致性,提高板栅的铸造质量与铸造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合金减渣剂及其在制备铅酸蓄电池板栅用合金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蓄电池的核心部件就是极板,而极板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于板栅和铅膏,板栅的质量好坏取决于板栅铅合金的性能。传统的板栅铅合金为铅钙锡铝合金,板栅铅合金中各合金元素的含量对板栅的机械强度、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析氢析氧电势都有较大的影响。
板栅主要由铅液浇注而成,在配置铅液过程中,铅液的表面与空气相接处,一部分铅和其含有的杂质会被氧化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在铅液表面形成一层浮渣,这些在高温下形成的浮渣比表面积较大,通常会吸附不少的液态铅,造成浮渣和铅液难于分离,捞走浮渣的过程中带走大量的液态金属铅,造成原材料的很大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浮渣直接影响了板栅的质量,因此需要一种减渣剂添加到铅液中。
铅减渣剂能够改变铅或铅合金与其中氧化物的界面张力和表面张力,降低熔体与渣体的结合力,将氧化物、杂质充分和铅合金液或铅液分离,提高熔体的流动性能,达到有效净化铅或铅合金。
申请公布号为CN 102181680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配制铅钙合金用的减渣剂,包括:二氧化硅60%~70%;炭黑20%~30%;碳酸钠5%~10%;氢氧化钠5%~10%;其生产方法是先将氢氧化钠、碳酸钠加入二氧化硅中,放入球磨机中球磨混合,再加入炭黑,继续混合,后过150目筛。该减渣剂原料便宜,生产简单,用于配制铅酸蓄电池极板所用铅钙合金,能有效减少铅钙合金配制中的浮渣量,节约液态铅,提高经济效益。
申请公布号为CN 107312946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加工蓄电池板栅铅液的减渣剂配方,包括:CaCO3 3-8%、炭15-20%、木屑65-75%、硼砂2-5%、碳酸钠2-5%。采用上述配方,可大幅减少铅液氧化及元素偏析,将熔铅出渣率降至2.5-2.9%。
目前,蓄电池生产厂家直接采用购买的减渣剂,配方包括纯水、骨胶、聚乙烯醇、软木粉,利用该减渣剂制得的正板栅铅合金,存在金相分布不均匀,合金形态相对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合金减渣剂,减少熔铅出渣,解决现有技术中铅合金金相一致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合金减渣剂,其组分包括软木粉、木碳、氢氧化钠、煤渣,上述组分的质量比为10~12:10:1:20。
其中软木粉是指木质较软的木材锯成的木屑粉,粒径大于350目;木碳是指粉碎后的木炭,粒径小于60目;煤渣是指粉碎后的无烟煤,粒径小于60目。
本发明研究证明利用上述铅合金减渣剂,能够显著降低熔铅出渣率,促进熔融铅液与固态铅渣分离,提高铅、合金成分的一致性,进而提高铸造质量与铸造性能。
减渣剂中木碳、氢氧化钠、煤渣会和浮渣中的氧化钙、氧化铝反应,使得浮渣和铅液能够很好地分开,同时减渣剂中的木碳在高温下对铅合金起到一定的保护,减少铅液表面的氧化;另外,高温条件下逸出大量气泡对熔融体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并将金属液中夹带、吸附的渣充分翻动牵引到金属液体表面,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彻底捞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7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