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0490.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沈亮;刘令云;朱金波;蔡川川;周伟;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1/02;B03D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秸秆 煤泥浮选 捕收剂 热解油 制备 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 保护气体 蒸汽冷凝回收 环境效益 秸秆热解 控温条件 热解过程 乳化过程 药剂制作 管式炉 能力强 石英管 放入 均一 热解 烧杯 回收 表现 | ||
1.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下列步骤组成:
步骤一.将农作物秸秆放入管式炉中的石英管中,并通入保护气体;
步骤二.在一定的控温条件和保护气体流量下将农作物秸秆热解;
步骤三.将热解过程中所产生的蒸汽冷凝回收得到农作物秸秆热解油;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农作物秸秆热解油与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在烧杯中混合搅拌,所得到的均一液体即为煤泥浮选捕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所述的农作物秸秆可以是粮食作物秸秆、油料作物秸秆、棉花秸秆、麻类秸秆和糖料作物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所述的保护气体是指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所述的控温条件是:升温速率20-100℃/min,最终温度300-50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所述的保护气体流量是20-60m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所述的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选自下述至少一种:OP-4,OP-7,OP-10,OP-15,OP-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所述的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农作物秸秆热解油和水的质量比例为: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5%-20%)、热解油(50%-80%)、水(10%-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所述的搅拌速度300-600转/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4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