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0834.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辉;刘合心;黄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64;F24F11/84;F24F11/30;F24F13/22;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电控板 防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实时检测液管温度Tliq、电控板温度Tfin及外界环境温度Tao;S2、获取当前电控盒内部的实时温度Tcw;获取当前电控盒内部的露点温度Tdp;S3、将实时温度Tcw和露点温度Tdp之间的差值与预设的第一参考温度T1及第二参考温度温度T2进行比较;S4、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空调室内机的室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和空调室外机的室外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调,它采用了上述的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能有效避免电控盒内及电控板上凝露、结水等情况产生,从而能有效避免电控板受潮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具体讲是一种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变频空调,特别是多联机的电控板一般通过冷媒管进行散热,即将安装有电控板的电控盒紧贴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液管)上,从而使冷媒管内的低温冷媒能够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对电控板进行降温。上述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对电控板的有效降温,但是也带来了防潮问题:在制热模式下,当冷媒管内的冷媒温度过低时,电控盒内及电控板上容易产生凝露、结水,从而容易导致电控板受潮腐蚀,严重的还会造成电控板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其中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电控盒内及电控板上凝露、结水等情况产生,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电控板受潮腐蚀的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其中,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当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实时检测空调器的液管温度Tliq、空调器的电控板温度Tfin以及空调室外机所处的外界环境温度Tao;
S2、通过液管温度Tliq和电控板温度Tfin获取当前电控盒内部的实时温度Tcw;
通过外界环境温度Tao获取当前电控盒内部的露点温度Tdp;
S3、将实时温度Tcw和露点温度Tdp之间的差值与预设的第一参考温度T1及第二参考温度温度T2进行比较;
S4、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空调室内机的室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和空调室外机的室外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其中,内部温度Tcw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获取:
Tcw’=(Tliq’+Tfin’+A)/B;
其中,Tcw’为实时温度Tcw所对应的数值,Tliq’为液管温度Tliq所对应的数值,Tfin’为电控板温度Tfin所对应的数值,A和B分别为某一个数值,且A和B均根据电控盒材料热阻、电控板的发热特性赋值。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其中,
A的取值范围为1~1.4,B的取值范围为1.8~2。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其中,露点温度Tdp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获取:
Tdp’=(4105*Tao’+237.7*(237.7+Tao’)lnC)/(4105+(237.7+Tao’)lnC)
其中,Tdp’为露点温度所对应的数值,Tao’为外界环境温度Tao所对应的数值,C为某一个数值。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其中,
C的取值范围为0.995~1。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电控板的防潮控制方法,其中,步骤S4中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空调室内机的室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和空调室外机的室外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8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