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4418.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孝;宋银林;刘金生;李刚;于忠厚;李腾;侯志强;闫殿华;周凯;宋涛;王琦;李莉;杨晓明;朱天龙;张银星;闫飞;李彬彬;张少鹏;于利洋;桑盛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0;E21F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回风 巷道 反复 支撑 成套 装备 | ||
1.一种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跨式支撑装置(1)以及顺槽支撑装置搬运车(2),所述的单跨式支撑装置(1)包括横梁(4)和能够伸缩的立柱(5),所述的顺槽支撑装置搬运车(2)包括无轨防爆胶轮车(11)、升降平台(12)以及旋转夹紧装置(13),旋转夹紧装置布置于升降平台(12)能够作用于单跨式支撑装置(1),通过升降实现单跨式支撑装置(1)接顶、脱顶,脱顶后的单跨式支撑装置通过旋转夹紧装置进行旋转有限角度并夹紧,再由顺槽支撑装置搬运车(2)进行搬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跨式支撑装置(1)的横梁前后均设有链条(8)和羊角滑钩(10),当单跨式支撑装置(1)支撑到位后,通过链条(8)和羊角滑钩(10)将相邻的单跨式支撑装置(1)前后成三角结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5)下方通过球形铰接支撑底座(6),支撑底座(6)的底部设锥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夹紧装置包括旋转底座(13.1)以及旋转台(13.2),
所述的旋转底座(13.1)与旋转台(13.2)上下设置,旋转台(13.2)在上、旋转底座(13.1)在下、二者能够相对转动有限角度,
所述的旋转台(13.2)上对称设置两弯板,形成卡槽,卡槽的宽度大于矿用支撑横梁的宽度,两弯板之间的旋转台上设置均匀排布的若干圆钢,各圆钢的排布方向沿两弯板的对称轴线方向,旋转台上的圆钢与单跨式支撑装置(1)的横梁(4)下方的圆钢交叉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旋转底座(13.1)与旋转台(13.2)的相对转动通过推拉千斤顶(13.3)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底座(13.1)还包括底板(13.6)、筋板(13.7)、内套筒(13.8)、盖板(13.9)、限位块(13.10)和连接座(13.11),所述的底板(13.6)和盖板(13.9)上下同心布置、且中心部位设置内套筒(13.8),盖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板,限位板有锥度,一侧限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能够与推拉千斤顶的底座连接,通过改变推拉千斤顶(13.3)与两侧连接座的连接位置来改变旋转台(13.2)的旋转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台(13.2)还包括底盘(13.12)、外套筒(13.13)和连接耳(13.16),所述的底盘(13.12)底部中心位置设置能够套于内套筒(13.8)的外套筒(13.13),外套筒上设置连接耳(13.16),连接耳的初始位置位于两弯板对称轴线的垂直线上,外套筒上还设置有直板,直板的转动角度通过限位板限定,两直板对称于连接耳(16)设置,连接耳连接推拉千斤顶的活塞杆端,通过推拉千斤顶(3)的推力和限位块(10)的阻力实现支撑横梁的夹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快速接头组合板(3),快速接头组合板包括单跨式支撑装置立柱上的快速接头两路阴(16)以及搬运车上的快速接头两路阳(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槽支撑装置搬运车(2)配备有独立的乳化泵(14)及乳化液箱(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矿回风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成套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槽支撑装置搬运车(2)的料槽中安装升降平台(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44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水封洞库混凝土密封塞及其参数确定方法与施工方法
- 下一篇:风筒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