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制备方法及其在赭曲霉毒素检测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6681.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3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聂华贵;王宇;来倩倩;杨植;顾灿灿;黄少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配体 赭曲霉毒素 核酸稳定 银纳米 检测 毒素 荧光 团簇 制备 单链DNA 灵敏度 目标物 种检测 应用 脱离 恢复 | ||
1.一种核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信号探针与硝酸银在缓冲液体系中混合,以硼氢化钠为催化剂,避光的条件下反应合成核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所述的信号探针为探针P5,
所述探针P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信号探针的最终浓度为1.5μ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核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探针为探针P5,则该荧光银纳米团簇的荧光波段为红外光波段。
4.一种核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作为荧光探针分析食品中的赭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在缓冲液体系下,加入二硫化钨、以及分别加入用于标定的多组浓度的毒素溶液,待反应完毕,分别检测反应后体系的荧光强度,获得该荧光强度与用于标定的多组毒素溶液对数之间在浓度检测区间的线性比例关系;
(2)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在缓冲液体系下,加入二硫化钨,以及加入待检测的OTA毒素溶液,根据步骤(1)的线性比例关系确定待检测的毒素溶液的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作为荧光探针分析食品中的赭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OTA毒素溶液的浓度检测区间为10ng/mL-200n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6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