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6857.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军;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军;李帅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B01J4/02;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亚太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共沉淀 合成 装置 | ||
1.一种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框架;
二轴机械手,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相对所述主体框架实现横向和竖向移动;
试剂分配模块,固定在所述二轴机械手上,通过所述二轴机械手实现试剂分配模块的横向和竖向移动,用于实验试剂的定位投送;
液体泵,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与所述试剂分配模块相连,控制实验试剂的添加;
试剂储存模块,所述试剂储存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用于存储实验试剂;
共沉淀反应模块,所述共沉淀反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用于容置实验试剂反应;
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二轴机械手以及所述液体泵相连;
其中,所述二轴机械手包括:X轴系统、悬臂以及Z轴系统;
所述X轴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
所述悬臂固定在所述X轴系统的移动端上;
所述Z轴系统固定在所述悬臂上;
所述试剂分配模块固定在所述Z轴系统的移动端上;
所述X轴系统以及所述Z轴系统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试剂分配模块包括: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分配针组;
所述分配针组通过输液管与所述液体泵相连;
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Z轴系统的移动端上;
其中,所述分配针组包括:针管、用作所述针管的夹具的针卡以及针管加热器;
所述针管固定在所述针卡上,并与所述液体泵相连;
所述针管加热器固定在所述针卡上,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针卡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沉淀反应模块包括:顶盖结构、底座结构、加热结构以及电磁搅拌结构;
所述底座结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反应釜;
所述顶盖结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设置与所述针管对应的注液口,用于向所述反应釜投加实验试剂;
所述加热结构固定在所述底座底端,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相连,用于加热反应釜;
所述电磁搅拌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与所述底座固定相连,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相连,用于搅拌反应釜内的实验试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结构包括:顶盖、顶盖隔热垫以及冷却系统;
所述注液口设置在所述顶盖上,位于所述反应釜上方;
所述冷却系统嵌于所述顶盖的底端面内,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相连,用于冷凝所述反应釜内上升的蒸汽;
所述顶盖隔热垫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底端面上,用于隔绝所述底座结构的热量;
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
所述冷却管固定在所述顶盖底端面内,位于所述反应釜正上方,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顶盖隔热垫上开设与所述反应釜的釜口匹配的孔;
所述注液口连通所述顶盖隔热垫开设的孔,并错开所述冷却管分布在所述顶盖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垫;
所述加热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端,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相连,用于通过加热所述底座间接加热所述反应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油浴结构;
所述油浴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用于对反应釜油浴加热。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储存模块为多个,用于盛装不同实验试剂;
所述试剂储存模块包括:盖板、盲管以及储存箱体;
所述盖板上开设与所述分配针组内的针管的位置对应的多个盖板通孔,用于针管进入吸取实验试剂;
其中,在一个所述试剂储存模块中,一个所述盖板通孔与所述储存箱体连通,其余所述盖板通孔与固定在所述盖板底端面上的盲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军;李帅,未经王学军;李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8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