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6857.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军;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军;李帅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B01J4/02;B01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亚太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共沉淀 合成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高通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二轴机械手,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相对所述主体框架实现横向和竖向移动;试剂分配模块,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械手臂上,用于试剂分配模块的横向和竖向移动;液体泵,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与所述试剂分配模块相连,控制实验试剂的添加;试剂储存模块,所述试剂储存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用于存储实验试剂;共沉淀反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用于容置实验试剂反应;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移动机械手臂以及所述液体泵相连。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提升了高通量共沉淀反应的试验精度和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高通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采用沉淀法是湿化学制备催化剂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广泛用于制备高含量的非贵金属、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非负载型)。相关实验室或科研中心每天都需进行大量共沉淀实验以制备和遴选催化剂。
共沉淀法制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是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或在沉淀剂中加入金属盐溶液),生成难溶性金属盐或金属水合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再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焙烧、成型、活化等程序制得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其中共沉淀反应过程持续时间可达几十分钟至数小时,且需连续不断加液,而陈化过程又可达数小时至数十小时。该类过程必须保证反应溶液处于恒温状态和搅拌状态。若由实验人员亲自完成这些实验过程,则是一个耗时而又繁重的工作,同时实验精度也不容易保证。而为筛选一种合适催化剂,往往又需进行大批量实验,非常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提升了高通量共沉淀反应的试验精度和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误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量共沉淀合成装置,包括:
主体框架;
二轴机械手,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相对所述主体框架实现横向和竖向移动;
试剂分配模块,固定在所述二轴机械手上,实现试剂分配模块的横向和竖向移动,用于实验试剂的定位投送;
液体泵,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与所述试剂分配模块相连,控制实验试剂的添加;
试剂储存模块,所述试剂储存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用于存储实验试剂;
共沉淀反应模块,所述共沉淀反应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用于容置实验试剂反应;
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二轴机械手以及所述液体泵相连;
其中,所述移二轴机械手包括:X轴系统、悬臂以及Z轴系统;
所述X轴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
所述悬臂固定在所述X轴系统的移动端上;
所述Z轴系统固定在所述悬臂上;
所述试剂分配模块固定在所述Z轴系统的移动端上;
所述X轴系统以及所述Z轴系统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分配模块包括: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分配针组;
所述分配针组通过输液管与所述液体泵相连;
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Z轴系统的移动端上;
其中,所述分配针组包括:针管、针卡以及针管加热器;
所述针管固定在所述针卡上,并与所述液体泵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军;李帅,未经王学军;李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6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