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采血穿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8966.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6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叶霖;陈学东;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A61B8/08;A61L2/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3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采血 穿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采血穿刺设备,涉及智能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血管识别定位装置采集血管识别超声信号,准确定位目标血管及穿刺角度,通过移动机械臂和采血针夹持器使采血针按照计算出穿刺角度对目标血管进行穿刺;同时,通过回血监测装置监测采血针处是否出现回血,若出现表示穿刺成功,控制采血针不再继续穿刺。采血装置采用真空采血胶囊,采血针穿刺成功后,血液会自动进入真空采血胶囊,同时称重器计重,当称重器测量真空采血胶囊的重量达到采血目标值时,停止采血,控制装置通过移动机械臂和采血针夹持器使采血针移出血管,完成采血。从而实现全自动无人穿刺采血,避免穿刺失误,减少患者痛苦,减少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采血穿刺设备。
背景技术
人或者动物的血管均位于皮下组织或者身体组织内部,在人或者动物患病以后,往往需要对静脉、动脉或者组织进行穿刺,主要目的一方面就是为了获取血液组织样本进行各种各样的化验分析,以获取患者的各种生化、免疫、病理等指标,指导医生做出正确判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穿刺建立的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输液。
现有的做法主要是依靠护士多年的经验和手感,进行人工穿刺,经常出现扎不准的情况,特别是在肥胖患者人群不断增多,加之婴幼儿和ICU病房患者对医护人员扎针穿刺技术要求高的情况下,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痛苦,也增加了医患纠纷的概率。
目前关于自动采血的发明专利有:1、广州阳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静脉血采集方法及设备(申请号:200910042047.3);2、白杰的“一种多通道弹夹式全自动采血方法及设备”。上述两项发明申请不包含血管自动识别定位装置和自动穿刺装置,从而不能实现采血过程的全自动化,不能实现无人采血的目的。
为了解决目前现有技术采血过程不能全自动和无人作业等现状,亟需一种无需人工穿刺及采血的自动化智能采血的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采血穿刺设备,实现全自动无人穿刺采血,避免穿刺失误,减少患者痛苦,减少人力成本。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采血穿刺设备,包括:
血管识别定位装置,所述血管识别定位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接收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用于发射超声波信号,所述超声波接收器用于采集血管识别超声信号;
穿刺装置,所述穿刺装置包括移动机械臂和采血针夹持器;所述移动机械臂用于驱动所述采血针夹持器移动,所述采血针夹持器用于夹持固定所述采血针;
采血装置,所述采血装置包括称重器、置于所述称重器上方的真空采血胶囊和与真空采血胶囊相连接的采血针;
回血监测装置,所述回血监测装置包括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生器用于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监测采血针处是否发生回血的红外信号;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血管识别定位装置、穿刺装置和采血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血管识别定位装置采集的血管识别超声信号进行血管定位及血管厚度识别,计算出目标血管穿刺位置及穿刺角度;控制所述移动机械臂和采血针夹持器使所述采血针移动至目标血管穿刺位置,并使所述采血针以计算出的穿刺角度进行血管穿刺;接收到所述回血监测装置发送的红外信号,接收到所述采血针处发生回血的红外信号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械臂停止穿刺;接收所述称重器发送的采血胶囊重量,采血胶囊重量达到采血目标值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械臂和采血针夹持器使所述采血针移出血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真空采血胶囊和与所述采血针之间通过调节阀相连接,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真空采血胶囊与所述采血针的连通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节阀默认状态为关闭状态;采血穿刺成功后,调节调节阀使采血针与真空采血胶囊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8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金项目管理进度全自动图形图表技术方法
- 下一篇:电池包和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