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乌龙茶平圆筛分筛、平圆筛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9223.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建;苏峰;高峰;黄绍斌;陈学懿;江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夷山凯捷岩茶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07B9/00;B07B1/46;B07C5/3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地址: | 354300 福建省南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龙茶 筛分 平圆筛 工作 方法 | ||
1.一种乌龙茶平圆筛分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筛为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而制成的筛网,筛网的目数为1.5目,每三个相邻圆孔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龙茶平圆筛分筛,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0.3-3毫米。
3.一种乌龙茶平圆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圆筛包括五层层叠并倾斜的筛网,分别是第一层筛网、第二层筛网、第三层筛网、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乌龙茶平圆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筛网为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而制成的筛网,第一层筛网的目数为1.5目,每三个相邻圆孔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乌龙茶平圆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筛网、第三层筛网、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2.5目、4.5目、12目、40目,其中第一层筛上筛选出面张茶,第二层筛网、第三层筛网、第四层筛网上筛分选出第一正身茶,而第五层筛网上筛选出细茶,第五层筛网下筛下茶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乌龙茶平圆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筛网的输出料口依次连接烘干机、压揉机和第一层筛网的入料口,所述第二层筛网、第三层筛网、第四层筛网的输出料口连接风选机的入料口,所述第五层筛网上的出料口和下部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用于盛置细茶和茶末的容器连接;所述风选机的第一出口与用于盛置砂石的容器连接,所述风选机的第二出口与用于盛置毛片的容器连接,所述风选机的第三出口与拣剔拣梗设备的入料口连接,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一输出口连接往烘干机和压揉机,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用于盛置茶梗的容器,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三输出口连接拼配混合机和烘焙机。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乌龙茶平圆筛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毛茶放入平圆筛中筛分,以不同大小筛分出面张茶、第一正身茶、细茶和茶末;
2)、第一步骤中筛分的面张茶重新烘干、压揉后进入平圆筛中再筛分;
3)、第一步骤中的第一正身茶进入风选机进行风选,风选出砂石、第二正身茶和毛片;
4)、第三步骤中风选的第二正身茶进入拣剔拣梗设备进行分选,分选出黄片、茶梗和第三正身茶;
5)、第四步骤分选出的黄片重新烘干、压揉后进入平圆筛中再筛分;
6)、第四步骤分选出的茶梗与第一步骤中筛分的细茶、茶末,以及第三步骤中风选的毛片用于制作普通低级别的饮料用乌龙茶原料;
7)、第四步骤色分选出的第三正身茶经过拼配、烘焙后用于制作中高级别饮料用的乌龙茶原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乌龙茶平圆筛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拣剔拣梗设备包括两台色选机,分别是第一色选机和第二色选机,所述第一色选机具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二色选机具有第二进料口、第四出口和第五出口,所述第一进料口输入第二正身茶,所述第一出口色选出第三正身茶,第三出口色选出黄片,所述第二出口与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第四出口连接往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五出口输出茶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山凯捷岩茶城有限公司,未经武夷山凯捷岩茶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2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