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乌龙茶平圆筛分筛、平圆筛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9223.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建;苏峰;高峰;黄绍斌;陈学懿;江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夷山凯捷岩茶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07B9/00;B07B1/46;B07C5/3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地址: | 354300 福建省南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龙茶 筛分 平圆筛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龙茶平圆筛分筛、平圆筛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乌龙茶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乌龙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目前乌龙茶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喜爱,但由于乌龙茶泡制时需要用热水冲泡,从而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的饮茶,因此,出现了乌龙茶饮料,目前制作饮料用乌龙茶的工序繁杂,生产效率低,特别是其采用色选机时毛茶精制完有7~15个筛号茶,然后再进行拼配,生产效率特别低下。
目前传统茶叶筛的各层筛均为方格筛,即铁丝网横纵交错的筛网,由于其是由铁丝网横纵交错形成的筛网,其支撑效果差,容易盛置茶叶筛选时容易下沉和损坏,并且容易夹茶,造成使用时每天均要停机清理5-6次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乌龙茶平圆筛分筛、平圆筛及工作方法,该乌龙茶平圆筛分筛、平圆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支撑力,使盛置茶叶时不容易下沉和夹茶。
本发明乌龙茶平圆筛分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筛为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而制成的筛网,筛网的目数为1.5目,每三个相邻圆孔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进一步的,上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0.3-3毫米。
本发明乌龙茶平圆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圆筛包括五层层叠并倾斜的筛网,分别是第一层筛网、第二层筛网、第三层筛网、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层筛网为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而制成的筛网,第一层筛网的目数为1.5目,每三个相邻圆孔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进一步的,上述第二层筛网、第三层筛网、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2.5目、4.5目、12目、40目,其中第一层筛上筛选出面张茶,第二层筛网、第三层筛网、第四层筛网上筛选出第一正身茶,而第五层筛网上筛选出细茶,第五层筛网下筛下茶末。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层筛网的输出料口依次连接烘干机、压揉机和第一层筛网的入料口,所述第二层筛网、第三层筛网、第四层筛网的输出料口连接风选机的入料口,所述第五层筛网上的出料口和下部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用于盛置细茶和茶末的容器连接;所述风选机的第一出口与用于盛置砂石的容器连接,所述风选机的第二出口与用于盛置毛片的容器连接,所述风选机的第三出口与拣剔拣梗设备的入料口连接,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一输出口连接往烘干机和压揉机,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用于盛置茶梗的容器,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三输出口连接拼配混合机和烘焙机。
本发明分筛第一层筛网筛为圆孔筛,由于第一层筛网主要承担分离杆、叶、面的任务,需要较强的承重能力,是由于是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而制成的筛网,其承重能力强,相比传统方格筛铁丝网横纵交错的筛网,其结构稳定、强度高,使在筛茶时不易下沉和损坏,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圆孔制成的不锈钢筛网,避免了夹茶现象,使筛茶时大大减少了每天清理夹茶的次数,提高了生产筛茶效率。
本发明乌龙茶平圆筛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毛茶放入平圆筛中筛分,以不同大小筛分出面张茶、第一正身茶、细茶和茶末;
2)、第一步骤中筛分的面张茶重新烘干、压揉后进入平圆筛中再筛分;
3)、第一步骤中的第一正身茶进入风选机进行风选,风选出砂石、第二正身茶和毛片;
4)、第三步骤中风选的第二正身茶进入拣剔拣梗设备进行分选,分选出黄片、茶梗和第三正身茶;
5)、第四步骤分选出的黄片重新烘干、压揉后进入平圆筛中再筛分;
6)、第四步骤分选出的茶梗与第一步骤中筛分的细茶、茶末,以及第三步骤中风选的毛片用于制作普通级别的乌龙茶原料;
7)、第四步骤分选出的第三正身茶经过拼配、烘焙后用于制作中高级别的乌龙茶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山凯捷岩茶城有限公司,未经武夷山凯捷岩茶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9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